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朔新书

(2022-08-22 13:21:06)
标签:

王朔

读书

青树坪人

林阿木

linamu

分类: 闲话杂说
王朔新书
在旅途中手机读网,知道有王朔出新书一事。心想:这小子是想向世人证明,自己并非江郎才尽吧?回家不几天,儿子在网上下单的《起初·纪年》,便送上门来了。我看了一下,沉甸甸的一大本。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始,我还算是一“文青”的话,那么,不久,自己便自觉脱离了这支广大的队伍。只是稻粱谋之余,还习惯性地看点书,可爱好
从文学哲学转而为喜欢历史地理古典杂著和纪实性回忆录之类。但要说起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却也记得北京两王:王朔和王小波。王小波是我在书店发现的,偶尔买了他的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黄金时代》,觉得眼前一亮。后来读了他的一本杂文,更感到不俗,有点份量。王朔则是从非文学爱好者我家儿子那里才略有所知。儿子后来告诉我,当年他几乎翻看了我的所有藏书——包括我另处秘藏的青少年不宜的那些书,不过,他还是蜕变出自己的读书爱好,其中之一,比如,王朔。我从他那里读了几本王朔,觉得其语言的恣肆,可以致敬。但读到《看上去很美》,就摇头了。
回过头想:主流们不怎么颔首的两王,还是值得未来的文学史家们去认真衡量的。从王小波作品中可较早地——相对于伤痕、寻根和存在主义等等——读到自由主义思想,且为其生动活泼的文学面孔。而王朔作品的文学语言,则是对所谓“新华体”话语,一种先锋的颠覆。
天不假寿,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在1997年便去世了。1958年出生的王朔,据说倒活得挺自在。但是,这次新书发布,有介绍说,这是他埋头十五年压卷之作。可见于文学界,他也是默默无闻了多年。只是突然来了个:多年不鸣,一鸣惊人?且问世的《起初·纪年》,还只是四卷本长篇的第四卷——先出末卷,不管出什么样的理由,也算是一种标新立异吧。
儿子工作忙,这么一大本王朔,有时间去读?我不知道。而老年的我,是否有兴趣,并且有精力,去打开这本《起初·纪年》,则是否定的。我说了上面的话,只是对王朔出新书这一文化行为的关注而已。至于王著优劣,读者们慢慢会做出判断的。而我想,再差,也不会像谁谁谁们那样,变成“秦皇汉武”那样诗词的演绎和诠释吧!但愿人们读后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桥下的泳者
后一篇:两只福寿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