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2021-10-28 14:15:14)
标签:

图说邵阳

燕子岩

青树坪人

林阿木

linamu

分类: 闲话杂说
     溯流而上,过向家滩闸坝、高家桥闸坝后,我行走在邵水河的左岸(面向下游,左手所指)。听老辈说过,邵水上游有一处景点,叫燕子岩;后来不知为什么,已多年不再听人提及。我想去看看。
    青山绿水阡陌间,有白鹭飞来飞去,更有农人在辛勤劳作。本不想打扰,因忽见河对岸有一崖壁,也还峻峭可观,不禁向人打听起来。正在田间干活农人抬头抹汗,笑了笑,告诉我:那先前也是一景观呢,叫道士潭。深潭崖壁之上,原有巨石,酷肖一道士在打坐,故名。不过,那道士,嘿嘿,1958年,修坝,炸掉了。所以,此崖,如今也就默默无名了。
    那么,燕子岩呢?我问。农人看了看我,只说,还得往前走几里路。
    之后就走到挂在河边峭壁的小路上了,但见下面的邵水清澈幽丽,而更远处,则可看到汽车在疾走——潭邵高速竟然就在前面!于是我急切地四处寻找,只见路边渐渐露出几段狰狞的尖石,又看到杂树林中隐约现出山岩来,却不知燕子岩到底在哪里。直到路上走来一位中年矮汉,赶忙向他询问。
    呵呵,燕子岩,他说,被水淹了,看不到了,打从邵水筑坝,就看不到了。
    原来是这样!我一时无语。
    此人甚健谈。他继续说,要到枯水时,坝里的水都放了,才可以看到燕子岩。燕子岩,那个大岩洞,直通山上,如今全被水淹了。从前在春天里,洞里全是燕子。如今有名无实,只留下个地名。
    燕子岩的岩他读成类似an的阳平,正如姓颜的颜、颜料的颜,邵阳周遭的方言也是如此发音。
    不过,他又告诉我,其实,燕子岩也不是叫燕子岩,本来是叫炼石岩。看到我的惊奇,他更上劲了,说给我听:以前,岩壁上头,石头的颜色好像是用火烧炼过一样,十分好看,就有了炼石岩这个名字。
    后来呢?我问。
    后来,1958年,修水坝,炸嘎哩……
    哦,我自然又是无语。
    其实,我原来也是城里的呢,接着矮汉和我套近乎。我家住在城里考棚街,有两间铺面,我奶奶手里,跟偕进学校迁到这里来,就没回去了……
    我看了看他。我从书上读到过这段历史:抗战时期,我市有名的回族学校偕进小学、偕进中学,曾从西门外迁到“东乡高家桥坪上和燕子岩”。而从前的考棚街,据我所知,离西门不远,在今城北路大约是中和巷至临津门之间的那一段。他说的应当可信。这矮汉简短的家史叙述,和燕子岩的历史叙述一样,引起我一种对沧桑变化的怅惘。看来,现实未必有传说便变得更美丽……
    和矮汉分手后,我找到已经废弃的燕子岩小学。这里实际是原来的板桥朱家祠堂,但做了多年的学校,应该说,给在此校毕业的莘莘学子留下毕生难忘的记忆。新校在不远处传来阵阵书声。老祠堂则快要坍塌了。听说常有城里时尚的年轻人,来这里拍婚纱照。
    ——或许,古旧只有衬托青春的美丽,衰败只有激励时尚的进取,才是人们愿意留取的景点?

     附记:20080416去看燕子岩,归来后以多图作下面六帖,先后在《邵阳信息网》发出——当时所发的图片很多,现且各选一二示意吧。20090711改写成上面的短文,作为《图说邵阳》其中的一篇,因未成铅字,几欲逸失,后在拷贝的原电脑文件中找到。现重刊出。 

1 溯邵水而上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2 高家桥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3 走向高坝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4 春风河边路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5 寻找燕子岩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6 废弃的老祠堂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旧帖重刊】寻找燕子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