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树坪人
青树坪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96
  • 关注人气: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固戍姜姓祠堂

(2020-10-08 18:47:42)
标签:

周衮姜公祠

深圳

青树坪人

林阿木

linamu

分类: 随拍录
上午闲走,过宝安大道上的人行天桥,去到西头的那截固戍一路(这条路东头还有好长,一直通到107国道那边去了)。快尽头处,见到一座翻新的祠堂,姜姓大宗祠。进去看了看,见门额上题有四字:磻溪瑞麟,分明追踪溯源到姜太公那去了!我不禁一笑:正好前天陪孙子他们去电影院看了一场3D动画大片《姜子牙》。虽然本人不甚喜欢古典神怪小说,但是《封神演义》少年时也还读过,可当代人演绎的古典故事,就偏偏看不懂,只让美妙无比的动画幻境,刷新了自己陈旧的动画片印象,算是收获。不想在这里也能遇上太公后裔们的生息处。转过一小巷,还见到一处:周衮姜公祠。而且还是文物单位。只是还没修葺,大门紧锁着断壁残垣。这应该是这里的姜姓人氏,对“周衮”姜子牙的纪念堂吧。回来百度,也没度到什么东西,仅仅只提到这里的一幅壁画,我把它包括说明文字,附录在了这帖子的后面。但是找到一段关于固戍文昌阁的传说,却说明了姜姓与这里的关系:

相传北宋初期,西乡的固戍村还没有人烟,只是渔汛时,西乡珠海一带的渔民才会移到这里捕捞鱼虾。这地方是天然的优良捕鱼场,但海边却没有村落。后来,开始有了商业,人们纷纷到岸边来购买海产品,这里终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但人们也还只是暂时居住,人丁一直兴旺不起来。
从前有个叫姜其锡的孤儿,他母亲因生他难产而死。他父亲是个渔民,因碰到台风船被打翻,落海而亡。姜其锡从两岁时就变成了孤儿,靠乡亲们接济为生。
姜其锡七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精通风水的云游和尚,姜其锡师从和尚,浪迹天涯,游遍了名山大川。七十岁的时候,姜其锡思念他的出生地——固戍,于是就回来了。回到固戍,姜其锡非常吃惊,因为几十年过后,固戍依然人烟稀少,荒草萋萋。他经过勘查后告诉乡亲们,固戍是一个牛头形,牛头经常甩动,住在牛头上的人们便觉居住不安宁,于是便留不住人,如果在牛头中间打一根桩,将牛头系住,不让它乱甩头,人们便能在这里安心地居住了。姜其锡的“柱子”就是在牛头的中间建造了文昌阁,秀气峻拔的文昌阁建好后,固戍村果然没有人再外出流浪,而且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来这里安家落户,固戍村从此逐渐发展成以农以渔为主的六百户人家的大村,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这件事感动了天帝,有位仙人下凡到固戍,手持“文笔”,在文昌阁书写:“联登凤阁”,“更上一层”,“会极”三条横幅,这三条横幅至今仍分别刻在文昌阁的一、二、三层的石门额上。
这古老的建筑迄今仍保存完好,在固戍村与海边之间默默地诉说那段传奇的历史。

——只是之前我有所不知,在那里也就没去找这个文昌阁。或许下次再去?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固戍姜姓祠堂

附录:《二仙醉酒》
西乡街道固戍社区周衮姜公祠的壁画《二仙醉酒》,令人捧腹,二仙一大一小,其中一位神仙倚在另一位神仙的腿上,好像已经喝多了,另外一位仍在开怀畅饮,人物表情十分传神,线条流畅,墨彩淋漓,除五官的细致描绘外,衣服、草石的用笔也十分洒脱。
固戍姜姓祠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