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则天金简

(2019-05-17 21:47:47)
标签:

文化

图片

青树坪人

林阿木

linamu

分类: 深圳散记2019
武则天金简

武则天金简
这次在深圳南山博物馆看河南文物展《大象中原》,看到一件“武则天金简”。
这真是一件难得一见的珍稀文物。
看后归来,在网上找了一些有关资料——

1982年5月,河南登封县农民屈西怀上中岳嵩山采药时,在山顶峻极峰北侧的石缝中,发现了这块纯金的简片。后由政府文物部门发给发现者一千元人民币和一纸奖状,收藏了该文物。经专家鉴定,它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除罪金简。
金简为长方形,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正面镌刻双钩文字63个:"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武则天喜欢造字,已在各类文献中发现她造的19个字,这个金简上就有5个,包括“曌”,“圀(国)”等。)
什么意思呢?
我们且听专家解释:
“上"指女皇武则天。“圀"通“国”字。“曌”字取日月当空之意,是武则天的名字。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专家认为:
武则天为了掌握权力,连自己子女也牺牲,她晚年也感到罪孽深重,怕自己不能升天,要下地狱,她听说,做一块金简,把自己的罪过刻在金简上,埋在嵩山,就可以除去罪孽。公元700年4月即武则天77岁时,她到登封城三阳宫游幸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七月初七“乞巧”日,这天她再次游历了嵩山,派道士胡超带上表达自己意思的金简到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上的文字即武则天对中岳祭拜的祈祷词。有专家解释为是武则天拜谒中岳嵩山入门的“名片”,即古代所谓的“入门投刺”。
专家说:
我国过去曾发现过帝王封禅祭祀祖国名山大川的玉简和银简,但金简的发现却为首次,它的发现为了解唐代的历史风貌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由于武则天的墓穴至今仍未打开,这是现存惟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
关于简,这里还补充一点读到的未知其据的有关知识:
道教相信人和天存在一种联系,而简则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武则天的这枚简叫做投龙简,由三枚组成:高山、土埋、入水,分别对应了天官、地官和水官。所以专家们推测,应该还有两枚没有被找到。在以往的考古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不少的玉质、银质的简,而且发现唐玄宗投出的是铜质的。金简只有武则天这一枚。
简的长度是有严格要求的,还和主人身高产生联系。简应该是皇帝本人身高的五分之一。有个成语叫做以身作则,就是从这个上面来的。金简长度是三十六公分多一点点,按照这个推测,武则天的身高是166公分,这个身高还是很不错的,穿上龙袍什么的都不会显得很矮。

看过后不禁想——
我们去设想一个放任作为、恣肆风光的人,会有什么要担心的吗?如果说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到末了告诫别人只能提醒说“人食人是要上史书的”,安慰自己也只能寄希望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除了将写的历史,便别无悬剑,那么,对有神论者们说来,则此生纵已了、来世却未休,还是会害怕冥冥之中的天道鬼神的。
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对历史如何书写自己,墓前的无字碑,也许表明自己生前的放旷;但投在嵩山的这枚金简,却告诉了我们她对身后的担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