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的瓜

标签:
青树坪人林阿木linamu甘肃图片 |
分类: 随拍录 |
不去敦煌西北的那个小方盘城——汉代玉门关遗址,便打道东去,去嘉峪关。
在敦当路上,天气预报说到的沙尘暴,远远地见到在戈壁滩上向我们逼近。路上也灰蒙蒙的,车窗玻璃还被风沙卷起的小石子击出一条小裂缝。但所幸后来被我们的行车方向摆脱了。
可是,在东抵瓜州之前,车行高速之上,又遇到了那沙尘暴——只见车窗外,白雾一样的沙尘,遮蔽前途。不禁暗暗担心了。幸好又是有惊无险,我们很快就冲破这阵势,见到了窗外的阳光。到瓜州服务区休息下车时,我们才知道,阳光下还刮着强劲的风。说风,不如说热浪,就像炼铁炉前鼓风机吹出来的那种热风。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我们在车上测得的室外温度为43到44度。走下车来,阳光照在皮肤上,即觉灼痛感。赶忙走进服务区的室内。
未到瓜州,就猜测:既然叫瓜州,必定产瓜,而且不错。就不知是历史上曾经有名,还是一直沿袭至今?
可我们毕竟不是沿途访古。比如说,我前面说的,汉代玉门关,六朝后迁至安西双塔堡附近。这安西,就是瓜州。虽然未闻如今的双塔堡附近尚有玉门关遗址否,但瓜州的白虎关、东千佛洞、榆林窟都是有名的古迹,而布隆吉雅丹地貌、双塔湖亦是宣传中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去处。可惜——我们只是途经瓜州而已。
查资料得知:现酒泉市瓜州县,秦以前为羌戎所据,秦时为大月氏占有,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为敦煌郡所辖,两晋沿袭汉制,隋置常乐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称瓜州。宋元相沿,至清雍正年间设安西卫。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安西县。此县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瓜州县。
地名与产瓜的历史则未知其详。但其与现实的关系,却很快就被我们一目了然:还没到瓜州服务区,我们就看到高速两旁,沿途搭起不少棚区,摆着不少的瓜摊,在卖瓜呢!
到服务区,却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到有卖瓜。
买了一个,大家一吃,吓,果然不差!
我是不宜吃瓜的人,但也忍不住尝了一小块。在清甜滋味存留齿间时,就直点起头来。
待车开动,一下就不畏高热中的枯燥景象,不管身后的夕阳几时落山,大家一门心思轻松地想着今晚的下榻之处嘉峪关——嘉峪关市来……
买了一个,大家一吃,吓,果然不差!
我是不宜吃瓜的人,但也忍不住尝了一小块。在清甜滋味存留齿间时,就直点起头来。
待车开动,一下就不畏高热中的枯燥景象,不管身后的夕阳几时落山,大家一门心思轻松地想着今晚的下榻之处嘉峪关——嘉峪关市来……
回头要强调一下的是,古诗中多见的“瓜洲”(有白居易《长相思》中的句子“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那名句所在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等),那“洲”,是三点水的洲,不是塞北,是江南(唉,与镇江隔岸相望,认真说起来也江北了吧?)。——呵呵,平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但这回,哪怕只是路过,也加深了我对这瓜州的印象呢。
前一篇:草地上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