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速度去哪了

(2015-12-18 14:19:34)
标签:

杂谈

到目前为止,成都在某些方面还算一个比较开放、有活力的城市,比如广为接纳天下人才,没有排外情绪;比如对创业者的认可与激励。

但在大多数方面,有懈怠的迹象。GDP还在前十内,跨国公司数量也在前几位,航空港吞吐量、旅游量这些指标,依然不差。

但成都速度还是慢了下来,体现在新经济企业、智能硬件、物联网、无人机、机器人、高端制造、互联网这些领域里。仔细数一数,互联网版图上,有几家是从成都长大的?以前曾经冒出过几家手游企业,但热闹了两三年,还是寂寞下去,未能完整地拿下大好河山。

自从十年前诞生过一批可圈可点的大企业外,比如新希望、通威、蓝光、水井坊、成飞、升达、红旗连锁这种量级的企业。这几年内,在全国品牌打造上,后起之秀乏善可陈,可以说,很多川内品牌,已经丧失了打造品牌的兴趣、勇气与决心。其实,这方面的智慧是从来不缺乏的,资金也并非捉襟见肘。

比较早的时点,成都就在倡导创业,也打造了几个创业孵化平台,貌似成果满满,但这点比起北上广来讲,差距不是一点点,自我定位第四城,差距是不能太大的。一个城市,没有10来个像样的产业与产区集群,每个集群里没有10来个像样的孵化平台,要想在企业这块做进一线军团,那是不可能的。

谁也不能否认,历史与大自然赐给四川的资源很强大,超过了国内大多数省份,自峨眉山、东山、四姑娘山之后,众多景区再无出类拔萃者亮相,成都作为省会,应该扮演的牵引角色,无迹可寻,无力可为。我的建议是,地市级的视野有局限,但成都作为省会,可以帮着拓宽视野,把运作平台集中起来,再打造几个标杆出来。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岂能浪费。

再看农业,天然优势明显,茶叶、农产品,以及鱼业、养殖这些,百花齐放,但依然缺少新的经营模式,依然没有新兴的龙头品牌出现,以前的一些老品牌,现在却有危机潜伏,比如光大粉丝。在农业领域里再出现几家大企业,完全是有基础的。

说说酒,这是四川的优势,至少可以拿出10家酒企,在全国排得上号,但遗憾的是,一些体量比较大的酒企,已经不误正业,房地产反而占了很大比重,主业反而被分散了,新一代消费者的认知跟不上,不知道未来还会走多远。

移动互联网曾是成都的骄傲,尤其是手游,曾经那么霸气,这两年形势变化下,手游少了几分风光,成都的企业也没能完成世界级的提升,其它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可以拿得出手的,真的不多。是天府之国少英雄吗?其实不然,四川籍的新经济风云人士,至少数得出10位,省内的土壤还是有些问题。

迅游科技是四川互联网第一股,也是成都高新区很重视的公司,但这家公司2015年中在深交所上市时,舆论给予的关注实在不多,本身是个很好的个案,可用于提振士气,这跟川内的创业氛围有很大关系,这种低调思维在目前这个蓝海环境下,有必要做一些改变。

四川全省的上市公司,已经有100多家,在中西部排名第一,全国排在第7名左右。这些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集中在成都,比如成都高新区,就有上市公司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1家。这个数字占到了四川的四分之一、成都的一半。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审核中。有一份全国上市公司城市的排名,成都在第8的位置,前面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广州这些城市,这几年的位次基本上都没有往前走。

空杯心态,从零出发,是四川优势产业需要的二次定位。而成都速度,应该是火车头,责无旁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