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女生很有型
(2009-03-18 22:43:51)
标签:
香水外语女生香奈尔博文中国香水女生北外杂谈 |
分类: 超明·零度观察 |
香水女生很有型
文/赢道
“香水女生”几乎是几天之内窜红网络,不仅其开在腾讯上的博客在半个月之间就突破了千万,单篇文章一般都在百万左右的访问量,而且目前在百度搜索风云榜中也跻身“当日上升最快TOP50”榜单(3月18日),位列第3,同时该女孩此举不仅是在网络引起了各家网站的报道与头条推荐,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及荆楚网、齐鲁网、大河网、南方网、21cn、金阳时讯等多家地方网站都有大量的信息,而且引起了一些平面媒体的跟风。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评论员也开始掺和进来,比如中青报就发表了一篇叶志军先生的《谁将北外香水女生打扮成了斗士》、孙涛先生的《北外女生退学是一场怪力乱神的大众狂欢》、叶楚华先生的《不妨笑纳“北外香水女生”的自我炒作》等。同时在一些营销网站与IT网站上,已经能看到不少策划人开始从网络营销、病毒式营销、事件营销等多个角度去拆解“香水女生”这场十五天“造势”行动。渐渐地,我们能发现,舆论已经偏离了香水女生博文透露出来的主旨,“炒作”、“假新闻”等标签都往香奈尔身上招呼去了。
个人认为,其实大家没必要这样穷追猛打,香水女生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其提练的观点还是值得一看的,比如“我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在外语必修制度的作用下产生的现实却是:一个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不高影响不大,可以读高中,考大学,考硕士、博士;但一个中国公民外语水平不高则直接影响一生的教育和发展,就是读函授、自考本科,也有学位外语考试在卡住你,更不用说读硕士、博士了。由此可见,外语必修制度把外语的地位置于中国人的母语之上。”这种看法,也是很有见地的,无论是否属于她自己,我们也得向这段文字的作者致敬,确实是揭露了存在的一个问题。
比如还有这段“作为所谓中国最好的外语学院最好专业中的一员,我充分能够理解,中国人学习外语时的水深火热。它不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而是完全的强制。不管你未来想做什么,会不会用到外语,会用到多少,一律必须学。从幼时起就不得不背着这个沉重包袱。我们不反对学习,学习是好事,学习外语和国际化接轨更是好事,可我们能否有自己的安排和选择?它由不得国人选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推行外语必修制度的,而中国的教育部就是如此的霸王。”,确实值得我们对外语教学进行思考。是不是确实有点过头了?
而率先讲出教育部像“霸王部门”,批评教育部在外语教学上的政策,这在中国倒是头一回,即使是以前有几起国家部委遭遇问责或者是被提起诉讼,也没有谁像“香水女生”这样张扬,通过博客这种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至少,她的这种勇气非常值得鼓励与赞赏,足见自由和民主、议政精神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已经体现得很充分,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90后的一种生机和力量,这比80后来得还要猛烈、更有挑战。
只不过,由于近两三年来高校、女大学生、教育部、教育体制、外语学习等都很受关注,而且每一年都会引发几场争论,横空跃出一个“香奈尔”,语出惊人,搞了一个很抓眼球的博文标题,选择了一个饱受关注、地位很高、几乎没有遭遇过难以下台的诘难的炮轰对象(教育部),通过流量很大的网站一推荐,自然是点燃了这次事件关注的导火线,把各路人马都“炸”了起来,媒体采访报道、北外辟谣、评论员指点“香水”、策划人挖掘营销价值、网民各执一词,热闹了起来。
折腾也几天了,大家可以好好歇歇了,再追究下去就该跑题很远了。陷入一场口水仗,浪费了精力时间,可不要怪“香水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