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何必遮遮掩掩 干脆一点更好
(2008-10-05 19:43:40)
标签:
房地产房价楼市财经营销北京房价深圳房价退房房产 |
分类: 超明·零度观察 |
文/赢道天罡
房价开始下降,如果说以前这只是个别现象,只是少数几个楼盘打点折,或者是少数几个开发商为了尽快套现,解决资金压力,那么,9月份以来的房价促销现象则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越来越多的楼盘加入降价行列,新上市的楼盘定价也变得理性了一些。
不过,个人认为,住房价格的下调空间还比较大,而且按照现在这种走势,肯定还是会存在不少的持币待购者,手中虽然已经有了一笔钱,或者足够首付,但却少了那份冲动。
其实我们反观06、07年的情况,那时的购房者中有不少是投资客,开发商出手的住房中,有不小的比例流入到了炒房者手中,并没有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炒房者把房子买过来,总是需要再出手的,不然利益无法放大,房子在手里就没有价值。这种情况有点像消费品行业里的厂家与经销商一样,产品到不了最终消费者,意义就不大,繁荣就存在一定的水份,是虚高,不是很踏实。
我们来看看今年深圳秋季房地产交易会的情况,国庆假期推出120个楼盘参展。据深圳市国土房产局公布的一手楼成交数据显示,10月2日深圳全市共成交一手楼64套,总面积5222平方米,总售价为5013万元,每平方米均价为9599元,单日成交均价跌破万元大关。这是近一年半以来,深圳楼市首次日成交均价跌破一万元。
这是深圳楼市的一个重要信号,无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深圳房价是回升到一万以上,还是继续探底,都透露出房价不仅不稳固,还会继续下调。
再看北京的情况,首先要指的是北京住宅期房交易量未现“金九”,反而较8月下降约三成。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9月北京楼市期房住宅销售总套数为2788套,销售总面积约为33万平米,期房日均成交量为93套。据统计,9月的交易量比7月和8月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比8月下降了29%,比7月则下降了42%。同比去年9月交易量(391套)下降76%。据了解,9月份的交易量也是近3年来有公开交易数据中最低的一个月。
北京楼市交易量持续减少的同时,北京楼市的楼盘存量则持续增加。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北京楼市住宅期房可售套数为69685套,而到9月30日这个数据则出现大面积增长,其中住宅期房可售套数则达到113185套,可售面积则增加至1408万平米。9月份可售住宅期房套数比年初增加了43500套,增幅则达46%。
在销售并没有走旺的情况下,住房存量和供应量却在不停地增长,这意味着摆在持币待购者面前的选择机会更多了,再换一下说法,就是说话语权的天平在向消费者倾斜,消费者的议价权越来越有份量。如果不出现消费者收入大涨的情况,房价继续探底的概率超过50%。只是降到哪种程度,目前还不方便即下判断。
记得前段时间媒体上出现过一份关于“全国57.6%大学毕业生打算五年内买房”的调查报告,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即使调查方进行过全国抽样,也有相当数量的样本数据,但只是不清楚这57.6%大学毕业生从哪里赚来这笔买房的钱。不少人都是从大学走过来的,毕业前只要有一点理想与欲望的同学,都会制定一个比较美丽的理想,比如5年内赚到500万、5年内开一个100人的公司、5年内买房买车等等。只是能够实现这种理想的只能占到1%,大多数同学还需要继续奋斗5年。
其实现在没有购房的白领们,估计没有不愿意拥有一套漂亮住房的,只是没有在资金和房价间找到平衡,买不动罢了。
伴随着楼盘降价和促销的,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最奇怪的非退房现象莫属。6、7月份时,退房现象偶尔发生;但观察近日媒体的报道,会发现有发生退房的地区越来越多。如果仅仅因为降价就要求退房,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纯属无理取闹。如果有投资者因此而被套,这也只不过是一次投资上的判断失误而已。
不过,根据国内大多数开发商的水准,估计有不少存在违约环节,如果再降价,惹上了前期购房者,估计这些违约情节会被举证,购房人要求退房也就找到了正当的理由。购房者和开发商双方都恼火。
一边是业主退房,一边又不断有人加入购房大军,相信再过几个月,现在购房的人看到自己手里的房产又贬值了,估计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嚷着要退房了。在这里,友情提醒的是,购房者都是成年人,做出购买决策之前,给自己多把几道关。一方面,正是因为阁下急着加入购房大军,扮演了房价上升的助推者角色;另一方面,又正是因为阁下要毁约退房,让中国契约精神的普及和守约习惯的形成,变得道路更加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