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金山岭司马台全程穿越记录(之一)

(2007-10-07 21:45:24)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旅行/见闻

旅游

休闲

分类: 江湖夜雨四年灯
 
秦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白骨相掌柱”,尽诉长城修筑之难、造筑者之惨,到明万历年间陕甘道御史徐养量成五言占诗《嘉峪关漫记》,“揽辔酒泉西,纵横千骑烈。朝旭丽飞旗,凯风扶长戟。行行招玉门,迢迢扼沙碛。红泉襟其南,黑水障其北。五月沟草黄,一带石烟白......”从哀民生之多艰已转变成抒长城之伟、喻个人之志,而清代康有为单骑游居庸而成“秦是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鞭石千峰上云流,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丁带黄河落日明......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唐”之句,从描绘莽莽群山、巍巍长城之壮阔景象,称颂秦始皇筑长城乃惊人之举,引出抵御外侮、反击列强,而报国之志难以逞怀的悲凉心境。

汉代贾捐之曾言“长城之歌,至今未绝”,对照之,长城之行又何曾绝过。

以北京为中心,在效区县及邻近地方可供一游的长城去处大致有慕田峪、黄花城、箭扣、司马台、金山岭、喜峰口、五虎门、古北口、居庸关、八达岭、龙泉峪、花家窑、陈家堡、铁矿峪、神堂峪、云蒙峪、白道峪、卧虎山明长城、黄峪口、鹿皮关、将军关、大角峪、白马关、墙子路、黄草梁、石峡等数十处,各处长城之间部分是连通的,可以进行穿越,比如从箭口到慕田,从古北口到金山岭,再到司马台,花家窑到青龙桥,黄花城到箭口等,除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等少数几处有几比较完善的修缮外,大多是野长城,保存了千年风雨留下的风格。

近两年入江湖后,相继走过箭扣、慕田峪、司马台、金山岭。这个十一,本计划单骑穿越金山岭—司马台,但临时又拉上了另两哥们,源于成本之虑。

金山岭、司马台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的交界处(以长城为界),明朝为保护京都安定,于1567年开始修建,建于燕山第一峰雾灵山与古北口卧虎岭间的大、小金山之上,仅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南接京郊,北望承德,西去枚边岭,东起山海关。城墙沿险峻山势,蜿廷曲折,高低隐现,气势雄伟,登金山岭极目远望,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腾飞在绵延起伏的燕山深处,蔚为壮观。

金山岭最高处,耸立着插入云端的望京楼,登高远眺,晨曦中能望见北京城廓,夜幕中可见到北京的点点灯火。环固四周,东面雾灵山隐约可见,西面卧虎岭巍然屹立,南机密云水库波光粼粼,北面山涛林海,山峰挺秀,气象浩瀚。真是景色迷人,美不胜收。这一段长城,全长21公里,随山弈起伏,依山就势筑成。一般高7米左右,下宽6米,上宽5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墙构筑典雅,楼台密集,在目光所及的30余公里的防线上,有敌楼战台100余座。

司马台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其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工程浩繁,绵延19公里,敌楼多达135座。单说楼顶,就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等6种,墙体也有单边墙、双边墙、垛口障碍墙等7种。这段长城部分已修复。

路线与穿越记录

10.3 出行之前,在网上查询了一些网友的穿越记录,前往金山岭可能存在几种路线,但最终我们选择了比较常规的路线,以便尽快赶到。

6:30 从住所出发,前往东直门长途汽车站,同另两哥们会合;

7:40 东直门长途汽车站,候车大厅,三人会合,乘上前往密云汽车站的980路汽车(注:空调,可能走高速,这车一般不用等多长时间,即使是长假,前往密云一线的人数比较起前往怀柔的,应该少一些,从916的火爆程度即可知晓,原因应该是红螺寺、慕田峪、雁栖湖等处风景点在久居城内的人们当中已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另外汽车站有司马台的旅游专线可供选择)

车大概是7:45到8:00之间出发的。

9:35    密云汽车站。从东直门到密云,路上基本没有发生堵车现象,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即抵达980的终点站密云汽车站。一下车站,即有几位专做租车业务的老哥围了上来,还是比较佩服他们的眼力,可能也是我们的装备带了那么点游玩的味道,被他们迅速地嗅到了这种味道而已。不过,这个圈子也是讲游戏规则的,由于离我们最近,且最先发话的老哥占了上峰,该老哥约四十多岁模样,满口京腔,讨价还价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展现诚信、低价的机会。就连我们要去WC,这老哥一直全程陪送,守候在WC的门口,直到我们完事出来。这服务态度与客户跟踪手法还是不错的,值得思考与借鉴。

10:00    密云汽车站出发,前往金山岭。这老哥的车是夏利,车费从最初的150元降到100元的约定。路上风景不错,大多时候都在山间穿越,风驰电掣中,不禁会想:不堵车就是好。如果是拥有一辆奔驰S系列、奥迪TT、法拉利F355或F50、宝马Z3或Z8,或者说凯迪拉克之类的坐驾,在这路上跑起来,岂非更爽,再把想法升个级,一个这样的车队玩起来,想起来就够刺激,玩起来,我想穿越会变成飞越。

11:30    金山岭长城。11点多,驶入金山岭长城的大门,从大门到登山的入口,还有近十分钟的距离。门票50元,已非有些哥们分享的30,或者40,看来涨价不失为弥补客少的一种策略。而且由于看路途确实较远,而这位老哥又老在展示他的诚信与务实,多赞助了20元,于是成了120。然后约定下午在司马台再拉我们回密云。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10/7/4/1/11611c56d4e.jpg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2007/10/7/4/1/11611c56e32.jpg
登山之路


11:40    开始登山。在山下,即可望见突兀出来的几个敌楼楼垛与部分墙体,随着山势的起伏与绵延,不难想象出层山千里,巍巍城楼的境象。从金山岭长城可向两个方向行走,一是古北口,那将离北京越来越远,二是司马台,则将从河北重新进入北京,这次我们没有临时改变决定,按既定安排:穿越金山岭—司马台。


12:00 穿越起点。登上金山岭长城,会有两条分支,如前所述,分别通往古北口与司马台,我们以登上长城的第一处敌楼为起点。这在视野清晰的范围内,起点两端的长城,进行过修缮,如果不从细节上去发现,同慕田峪等处的差异不大。

更多图详见《穿越—金山岭司马台全程穿越记录》(之二)

在向前的四五个敌楼路程中,游客还是有一定数量的,用数字来描述,可能达到百数人,其中国内游人相对多一些,间以部分国外游客。由于游客基数较小的缘故,很难发现美女。

五六个敌楼之后,人逐渐少了起来,渐渐地国外游客数量占了绝对优势,一般他们多是结队而行,约四五人组成团队。国内游客变得少了起来,偶尔会有两哥们在我们歇息过程中跟上来,已很难发现有哪位哥们带着漂亮MM继续行走。这其中,曾遇到由六个少男少女组成的团队,背着全幅旅游装备,据说要宿营在长城上。

白云意悠悠,阳光渐温柔。古意消逝去,今人访城楼。群山之间,苍穹之下,山巅之上,足迹所至,踩着风化了的砖石,抚摸着一块块历经风雨沧桑的条石,会想到“古来征战几人还”,会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开双臂,想抓住那逝去的历史与烽烟,却已不知何怀抱中揽到了什么。

14:00 不知道是第几座敌楼,同行的一哥们已经濒临崩溃,就差举手投降。一般而言,他落后我跟另一哥们的距离已超过两个敌楼之距。不停地休整,补充了食物;然后是一路不停地Photo,只想将穿越进行得更快,只想将古城楼记录成数字影像,作为今人对前辈们的一种再现。如果没有地壳运动的作用,按照长城目前呈现的这种陡度,历代戍守卫边的士兵们如果跑过几个敌楼,对战斗力还是挺有挑战的。不知古代长城上士兵们的操练是否纳入了敌楼间的穿越。

14:30 走出金山岭,进入司马台地段。由于忘掉对所经过敌楼数量的记录,不知是第几座,已有管理员查核门票,告知已走出金山岭长城地段,即将进入司马台长城管辖区。站在这个临界点,向下望去,能看到一条高速公路从山外伸了进来,已有一排小楼建了起来。不知是会诞生山间的庄园别墅,还是另作他用。

15:00 走过司马台。从金山岭出来,直奔司马台,伴随长城的绵延与山势的起伏,伴随漂浮的白云与到处洒满的阳光。不过,很快意悠然会遭遇金钱的骚扰。抵到司马台长城设立的入口处,需要另外支付司马台长城的游览费用40。钱虽不多,但总是不是太爽,一次性收齐,岂非更好。古人们的后辈再来走走前辈们的路,总遭买路钱的干扰,扫兴之一事矣。

15:40 回首间,那伸向远方的长城。从设立管理员的敌楼出来,再往前走,长城已开始是多有修缮的了。到了临近出口处,有一索桥,需要收费5元。一桥飞架,却不是通途。铁索横江,原来长城横断。走过索桥,再向上爬一段距离,中途已是司马台长城的上山与下山通道。另两哥们就此下山,我登上了这段路程的第一个敌楼,再往上走,山势虽陡,但已是完整地梯石砌成了一条坦途。不再具备任何挑战,于是随即向下走去,由于此处是上山的通道,游人也可说如织啊。看山、看水、看人、看长城。

16:00 返程。下得山后,在司马台长城的入口处有年幻较大的歌手,抱琴而吟而弹而唱,“期待明天......”这一句,触发了我的那根弦,支持了几元人民币,聊表对歌手与这首歌的敬意。那位老哥已在入口外的停车场等候了,回程照样支付120元。其实认真交易一下,来回200元足矣,只是忘了去费这个劲。既然是玩儿,就什么都可以玩一下。

17:10 踏上980,穿越之旅正式告一段落。回到密云车站,已是下午五点多,正好有980正要离站。同哥们些坐上980,返回城内。

密云之旅、金山岭—司马台长城穿越之旅正式告一段落。未来的两年内,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或许我会带着我的创业团队来一个更长距离的穿越。

回顾

穿越时间:不到4个小时,如果加速,两个半小时也能完成。

物质成本:租车费240,公交车费78(980单程是15元,刷卡12元,另两哥们刷卡,我现金),门票费270(金山岭50、司马台40,三人共270),索桥费15(5元/人*3),其他费用约50,共计约653。单人220元。如果是单人前往,350元也能解决,三人同往也就是节省了车费而已。

走完金山岭到司马台这段长城,我发现还是箭扣长城更够味道,无论是险的指数,还是陡的倾度,都甚于金山岭与司马台之间的野长城,从鹰飞倒仰、北京结,到镇北楼这一段穿越,才是更有挑战性,也更刺激的(去年应该是夏秋之交时去过,穿越时带着一位在我所带部门管辖范围里的小姑娘,比我晚毕业一年。带着哪怕稍微有点漂亮的MM走一些有挑战的路,会获得或多或少的动力的,就如同带团队做事一样,总会想带着这支团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这段野长城穿越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

长时间难以遇到人,你会切实地体味到孤独的行者穿行在大漠或丛林之中的感觉,除了山、云、树、城墙、飞虫、蜥蜴作伴外;

处处都是灌木,城墙多淹没在丛林之中,基本上都是在墙下走,在灌木中穿行;

敌楼内也是杂草丛生,处处都是断垣残壁;

视野之中除了山就云,除了云还是山,或许偶尔会遇到一两写生或者摄影爱好者以某处敌楼为阵地,用笔或相机经营着灵感与视野,记录山、树与长城带来的沧桑与美丽;

不少地方的城墙风化过于严重,极易脱落,所以在爬越某段城墙时,从上面掉下碎石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

手脚并用,这更是爬箭扣长城常用的手段,部分城墙的石梯早已坏掉,而七八十度的坡度经常能遇到,如果不采取手脚并用的策略,基本上难以找到攀登的有效方法;

穿越过程中,放弃的念头经常会产生,但骑虎难下、回头路难走的处境却不得不让你放弃,这种状况下,你唯一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向走走;

景色变化多样,穿越过程中各敌楼的差异比较金山岭、司马台等处,有相当大的提高,主要是损坏程度不一、周围山势与风景变化较大。

即使是白云的变化,也能让你感受到多姿多彩,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在这里看云,竟是一种享受;

穿越中,由于阳光与云层的原样,你会发现远处的山,一部分有阳光,一部分却处于阴影中,而且时时变化着。

险象环生,当然多是有惊无险,偶尔还会冒出一个“惊吓”,比如城墙上到处爬着晰蜴,到处有壁虎(这两种动物没来得及去分清楚,上学时生物学得太差),到处能撞到飞虫的群里,搞到满脸满身都是,偶尔会看到横空降下一条铁梯,铁梯下是看不见底的悬崖,其中你会走一段距离之后,却发现长城突然从眼前消失了,由于你被淹没在丛林中,难以看到四周的境况,这时你只能去发现曾经有人走过后留下的痕迹。
还有诸多妙处,身临其境时,会有更多体味。其实绝妙的体味或许还是在于,孤独地行走在苍凉中。

结语

作结时,想起了蒙古族女诗人席慕容《长城谣》中的那段“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也想起了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似乎王昌龄正走过长城,抚琴而吟,“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似又看到郑愔奋笔而题“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当我们站在断垣残壁上极目远望,当我们置身群山的包围之中,当我们放出的吼声被天地吞噬,当我们的视野中除了城墙就是长空,当白云悠悠地用漂浮游走诉说着这里曾发生的故事,当我们翻开卷册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去寻找前辈们的足迹,我们最终感到的是“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最终不过黄土白骨,残梦还乡。

面对长城,我们会煮酒笑谈“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我们会把戈激扬“,前辈们用自己的血汗铸就了这个民族的脊梁,中国人铁肩担起的历史之担”,我们会用刀笔刻下“古今不渝的是民族之强,国家之强,文明之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