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地舆邦国、朝代年纪考
(2018-07-27 16:21:48)《红楼梦》第一回,“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笔者试从《红楼梦》的第五十二回的《真真国女儿诗》入手,首先考证“地舆邦国”,然后考证“朝代年纪”。
一、“地舆邦国”考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薛宝琴说:“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 , 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 诗词如下: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 焉得不关心。
书中写到:“…众人听了,都道"难为他!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
背景: 1644年清军入关,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在台湾登陆,经过九个多月的战斗,将荷兰统治者全部赶出,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1683年郑克塽(郑成功之孙)降清,明郑政权计在台湾经营共23年。
下面详细解读薛宝琴所说一段的黑体字词:
西海沿子:1662年,郑成功攻下「热兰遮城」,顺利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热兰遮城位于台湾岛的西海岸边,就是当今台湾台南市安平古堡一带沿海区域。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的地点可能就是当年的「热兰遮城」。
真真国:《红楼梦》书中说:假作真时真亦假。第一个“真”意味着该“真真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的国家,仅是一个地方政权。第二个“真”与“郑”谐音,意味郑成功建立的台湾政权。“真真国”就代表台湾的明郑(明朝郑成功)政权。
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荷兰占领台湾38年,共有12任总督。荷兰在台湾的驻军、官员、商人和家属经常保持2000-3000人,荷兰人的头发是淡黄的亚麻颜色。该女孩子可能是一个在台湾居住多年的荷兰人的后裔。
满头带的都是珊瑚:台湾岛盛产珊瑚,真真国的女孩子头带珊瑚符合台湾的装饰习俗,点明了真真国应位于台湾岛。
带着倭刀:台湾的原住民,刀如同衣服和食物一样,都成了必需品。男孩到十二、三岁后,外出时必佩刀,片刻不离身;受其风俗影响随身佩刀也很正常。文中不写番刀写的是倭刀,让我们联想到明朝期间活动在东南沿海的倭寇。进一步证明了真真国应位于台湾岛。
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意味着台湾的明郑政权反清复明的气势比大陆上的清军占领区还强。
对《真真国女儿诗》的解读:
第一句,
第二句,台湾是个海岛,岛上山林茂密。进一步说明岛上云蒸大海,气接丛林的反清复
明的气势;
第三句,“月本无今古”当然也就“日本无今古”,日月都无今古,日月合在一起即为明,明朝就无今古,隐喻明朝政权还存在。对台湾岛上高举反清复明旗帜的明郑政权有着深深的期望。
第四句,汉南表示台湾岛位于大汉明朝的南部,当时台湾岛充满反清复明春天的气息,具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怎么会不关心明郑政权呢。
从以上解读可认为真真国就是当时台湾岛上的明郑政权,《红楼梦》书中的“地舆邦国”就是中国。从解读中还可以看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清复明思想的巨著。
二、“朝代年纪”考
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 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又据《红楼梦》第50回,“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才又敏捷,深为奇异”。
以此推算,薛宝琴当时(书中故事所叙时间)年龄约为十五岁。她八岁时在西海沿子上买洋货,就是说从那时已经过了七年。从郑成功1661年率军在台湾登陆,到1683年郑克塽(郑成功之孙)降清,明郑政权计在台湾经营共23年。书中定义该女孩是真真国的女孩,也就是台湾明郑政权时期的女孩。若宝琴在1661年明郑政权刚建立时见到她,经过七年,书中故事所叙时间的起点就大约是1668年;若宝琴在1683年明郑政权灭亡时见到她,经过七年,书中故事所叙时间的终点就大约是1690年。因此按照以上推算,可以初步认定书中故事所叙时间在1668年至1690年前后的22年期间。
1644年清军入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率领水师攻打台湾。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至此明郑亡。这一时期正好在明末清初时期。
由以上考证可知,《红楼梦》所写的是明末清初时期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故事。从诗词的解读中还可看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清复明思想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