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转)
(2018-03-15 15:58:36)
标签:
教育推广文化营销杂谈 |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1. 大多数人解决问题靠经验,但经验存在局限性:
1)这个问题你遇见过类似的,但以前的解决方法无效;
2)这个问题你完全没有见过,没有经验可循。
2. 解决问题的高手,用一套方法论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2)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3)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4)第四步,总结问题。
3. 建议你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问题,剩下20%的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
二、明确及理解问题
1.
2.
1)第一步,明确对方关心的问题点;
2)第二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可以通过给出建议目标,来获得对方反馈,从而明确目标);
3)第三步,明确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资源。
课堂案例:老板给你安排任务
1)明确老板关心的问题点是,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高;
2)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是,把人员流失率降低到30%;
3)明确可利用的资源,如人力资源部门、行政部门的配合等。
3.
三、定位和拆解问题
1.
1)复杂问题是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的问题;
2)元问题是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问题。
2.
1)自身层面
2)外部层面
其中自身层面又可以进一步拆解:
1)硬件层面
2)软件层面
硬件层面又可以分为:学历、工资、外貌、身高……
软件层面又可以分为:兴趣爱好、性格……拆到这样,就是元问题了。
3.
4.
5. KPI本身就是一种问题的拆解学会了拆解问题,就是学会了用老板的思路来想问题。
四、公式化拆解的两个案例
1.
1)煎饼摊月利润 = 每套煎饼价格 × 每天卖出煎饼数量 × 每月工作天数 − 煎饼摊运营一个月的总成本
2)进一步拆解到每日收入,以及每小时销售量,根据价格和成本,就可以轻松算出煎饼摊的月收入:煎饼摊日收入 = 每套煎饼价格 × 每天卖出煎饼数量我们以每日工作10小时为计。
假设其中早晨3小时、晚上1小时为忙时,估算能卖出30套/小时;其它六小时较闲,估算能卖出6套/小时;则一天可算卖出150套。以每月工作25天计,每套煎饼5块钱,成本3元,则:煎饼摊的月利润 = 150 × 25 × 2 = 7500元
2.
1)北京地铁每日客运量 = 每日地铁发车总量 × 每条地铁装载总量;
2)继续细分:地铁总量 = 北京地铁线数 × 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 × 每辆地铁每天运行的次数
每条地铁载客量 = 地铁车厢数 × 每节车厢的核定人数 × 上座率
由此可以估算出北京地铁客运量。
五、拆解问题的推理模式
1、搭建问题树的好处:
1)有逻辑线索可依,不是漫无目的找答案,从而更容易找到问题所在;
2)可以根据拆解,把树上的问题变成任务,清晰且无遗漏地分配给其他人。
2.
1)找出问题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
2)确定导致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的主要原因;
3)确定核心问题和起始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
4)根据以上因果关系画出问题树;
5)检查问题树,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得到完美问题树。
6.假设驱动与搭建问题树的综合运用。
六、如何把问题拆解到底
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并列结构;
2.数理结构。
两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1)尽量找数理结构,有利于问题的公式化拆解;
2)数理结构无法适用的并列情况,采用分类结构。
3.
1)把数据放在全行业背景下进行横向比较;
2)把数据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纵向比较。
4.
平均数需要进一步拆分,例如调查游戏延迟率与用户跳出率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看所有用户的平均数据情况。而要进一步拆分用户类别,这样才能得出接近真相的结果,即延迟率对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的跳出率有极为不同的影响。
七、提出解决方案并总结问题
1.
2.
3.
1)事情到底做得有多好,怎么说服别人这是一个好的方案,怎么争取更多的资源等,很大程度都取决于你汇报得如何。
2)从结论开始不断分拆,重点突出,这样得出的解决方案和汇报方式就是清晰、有重点的。
八、人生也是可拆解的复杂问题
2.
3.
1)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找到最本源的动力;
2)列清单,排序选择;
3)假设无条件获得的极端情况;
4)不断通过试错,了解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