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教学反思
(2019-01-31 10:46:49)《压强》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1、直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例子来描述压力,利用压力的示意图,让学生自己体会压力,并对压力的概念下定义,接着让学生画出已知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说出重力和压力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压力不等同于重力。
2、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与亲身体验中学习本节知识。
为使学生理解压力与压强的区别,设计了学生体验活动:例如: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一支铅笔(或圆珠笔),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手指和手掌压气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明白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效果比较好。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在本节课,要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4、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如想想议议活动、学生实验课本插图等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二、存在问题:
1、对学生了解不够好,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勇跃,进度比较缓慢。学生看书回答问题,不能很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致使学生利用书本上的将要讲的知识进行回答,常常使教师陷入窘境。
2、在讲例题时,时间紧迫,没有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没有很好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降低了教学效果。
3、处理这节内容,压力知识点用时过多,导致课堂上学生练习量偏少。
三、今后改进措施:
1、要认真备好学生,改进时间安排,争取在25分钟内结束课程,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备课时要灵活,以便能应对时刻出现的突发事件,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
2、课件不但要考虑让知识点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活即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让教师能灵活的使用课件。
3、课堂上要学会关注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4、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最后的压强知识应用跟第二课时更为贴切,这里可以先不做补充,在本节课可适当再增加压强的公式运算,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压强概念的知识。
5、在以后的教学中更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争取更多锻炼机会,在教研组成员的帮助和指点下使我在教学上成长更快。
前一篇:《压强》教学设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