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褒禅山华阳洞游记

(2012-10-22 12:40:25)
标签:

旅游

           

   北宋名相王安石在至和元年(1054年)同亲友一起游览了安徽名山褒禅山,写下了著名的游记“游褒禅山记”,使后人不敢班门弄斧。好在荆公未游完全山,“游褒禅山记”意犹未尽,笔者斗胆,稍作补缀,贻笑大方。

褒禅山古称华山,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十余里,是绵绵群山中的一座,南北走向,山上绿树成荫,大都为马尾松和一人多高的灌木,覆盖了全山。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令人心境安逸,忘乎所以。在山的东南山脚下有一个山洞,因为在东面朝阳,人们称之为“华阳洞“。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记的即是此洞,但王安石是从后洞口进洞的,并未游完全洞,故所记不全也。华阳洞口约4米高,3米宽,洞中有山泉汩汩流出,在洞口前形成溪流,故而有石桥相连。一进洞口,寒气逼人,夏季酷暑骤然进洞,顿时热气尽消,汗水收敛。往前走二十余米即遇地下河,河水有一米多深,导游小姐招呼游客七八人上船,撑船者拉着洞顶的一根拉绳,把船拉向前去。在导游小姐的娓娓动听的介绍中,小船晃悠晃悠地荡出二十余米就到了对岸,此谓“天河荡舟”。洞内,钟乳石满目皆是,或倒挂,或堆高,或连成擎天柱,或形成各种形态;似人,似兽,似庙宇,似大树,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在导游小姐的导视下,这些本来毫无生气的石头,变成了一处处景观。有的叫“一柱擎天”,有的叫“莲台瀑布”,有的称为“天女晾纱”,有的称为“槐抱仙果”;洞中有一个较大的洞穴,四周钟乳石林立,像是一座座佛像,导游小姐说“这是凌霄宫”,仔细看去真是活灵活现也。洞中还有岔洞,深邃莫测,有待开发。但在现有的灯光照射下,隐约可见其狭窄深远,难怪被称为“锦绣峡谷”。洞中留有古人写下的诗句和墨迹,最著名的是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题词。离王安石进洞的后洞口二十余米处有一座平坦的石台,称为“吟诗台”,据说是王安石同亲友们当年吟诗的地方。

    当我们顺着石阶爬上后洞口时,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洞口外是褒禅山的山阴,沿着一条往西的林荫小道走近两华里,即可回到洞前,完成这次赏心悦目的旅游。

 

                       养心斋主人

                     一九九九年六月

 

后记:本文是十三年前游褒禅山华阳洞后所记,前不久翻查旧物才发现。贴出来以资纪念。褒禅山现已划归马鞍山市管辖,面目可能与十余年前大相径庭,但应该大致相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