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而传神的呈现——浅谈蔡楠小小说白描手法的运用
(2011-11-11 07:42:44)
标签:
蔡楠海风里白描手法小小说文化 |
分类: 评论家言 |
朴实而传神的呈现
——浅谈蔡楠小小说白描手法的运用
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孙新运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运用白描手法,可使景物描写的内涵更丰富,更能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可使人物描写更富神韵。
小小说往往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举手一投足中,捕捉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是从一朵小小的浪花中捕捉大海的气息和精髓。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巧、新奇。小,主要是指篇幅短小、取材小、入题角度小。要在小的天地中挖掘出新、巧、奇,就要用极俭省的笔墨,表达出更多的深意,白描手法就是很实用的表达手法。白描是描写,使小小说更具感染力,调整小小说叙事的节奏,如果局限于篇幅,只是急着叙事,就会使读者感到紧张,并且平板,适当加入描写可以调节叙述的节奏,张弛有度,又因为篇幅的限制,描写只是勾勒轮廓,简单的点染,这时白描手法是最适用的。蒋子龙在全国“新华杯”小小说大赛颁奖会上说,小小说创作需要有精美的细节描写,一篇小小说至少要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从一定意义上讲白描之处即是。蔡楠的小小说对白描手法的运用就很到位,显示了小小说创作的深厚功底。
一、运用白描手法写人
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洞穿人物骨髓,触及人物的本质与灵魂。
蔡楠小小说《元妃荷》中写道:“音乐响起,一个婀娜的身影裹挟这一阵馥郁的香气,清风一样破帐而出。我看见了绿色的下裙,看见了白色的上衣,看见了红色的领口。绿色、白色、红色旋即就舞蹈起来。我在舞蹈里看到了风在吹,水在流,花在绽放……”作者并没有详细地描写李师儿的美,而是抓住李师儿舞蹈时衣着和动态,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李师儿舞蹈时的清新、飘逸、热烈与优雅,通过粗线条的勾勒,洞穿人物的心灵和本质。让人感动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清朝姑娘相遇》中描写“清朝姑娘”,依然用的是白描手法,“她长得太像他那个大学恋人了。瞧,那个头,那动作,那笑容,特别是她穿上那身清朝旗袍,就具备了古典美女的风韵,还有她轻描淡妆,就又有了南国女子的清丽。”作者在描写“清朝姑娘”时,并没有具体描写她具体的身高、长相、神态,而是粗略地描述了她的“头”、“动作”、“笑容”、“旗袍”、“风韵”、“淡妆”等等,勾勒出“清朝姑娘”的个性特征和独有的神韵,让人对这个脱俗的“清朝姑娘”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为下文看到“清朝姑娘”跳艳舞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用白描手法写景
使用白描手法写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蔡楠在小小说《相思豆.相思鸟》中写道:“南疆。难得的晴天。没有雾霭,没有硝烟,战场相对沉寂……在阳光里眺望远山。黛色的峰峦迤逦而来,慵懒地俯卧着;稀稀落落的树木点缀其间。由远及近,成铭的视线落在阵地不远处一株巨大的相思树上……”作者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战场停战时的平静,但是从“黛色的峰峦”中,从“稀稀落落的树木”中,从“巨大的相思树上”依稀可以看到飘荡着的硝烟,依稀可以闻到弥漫其中的火药的闻到和血腥的气味,给人以心酸而又心痛的感觉,让读者更为发生在战场上的爱情悲剧唏嘘不已。在《水家乡》中作者写道:“那天,我(鸬鹚)飞过浩渺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荷花淀。我看见了一群姑娘划着小船唱着渔歌采摘莲蓬。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将我鹰般的身体缩成一只鸭的模样,我锐利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捕鱼高手。我想就是现在饿死,我也不愿破坏眼前的平静啊。我呆了,我醉了。”作者只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美景的轮廓,做简略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的余地。是什么样的美景和平静让鸬鹚看呆了,看醉了,连自己是捕鱼高手都忘了,你怎样想象都不过分,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用白描手法状物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作真实的勾画。蔡楠在《蓼花吟》中作者写道:“(蓼花)那是一种小巧而不张扬的花。茎叶纤细,花苞艳丽,成片成片地开在淀水里,开在洲岛上,开在北国的秋风里。碧水,蒲草,芦花,被她晕染出灼灼的嫣红。”作者对蓼花的描写用的就是白描的手法,首先介绍蓼花是一种不事张扬的花,说明蓼花单个看起来不是那么抢眼,但是成片地开着的话,就会烂漫无边,作者抓住蓼花的颜色,和成片成长与开放的特点,用极简练的语言进行描绘,既俭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蔡楠在小小说《采莲》中写道:“白鹭歇处,果然亭亭玉立着一株并蒂莲。那莲出水很高,傲岸净直的连杆上坐着两只精妙别致的莲蓬。花吐双蕊已是稀有,莲托并蒂更属罕见。采莲女目光痴痴,啧叹许久,才珍惜地将它齐着水面掐断。”作者用诗一样的凝练的语言,对并蒂莲做了传神的勾画,抓住了并蒂莲的特征,用清晰地线条进行勾勒,使并蒂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没有深厚的现实生活的体验,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地的。蔡楠的小小说《1858年的歧口》中写道:“我(大炮)刚刚运到歧口炮台时,威风凛凛:硕美的身材,乌黑的炮口,结实的炮架……我昂首在1858年浓烈的阳光和强劲的海风中,身上的红绸缎在海风里飘扬如旗。”作者运用第一人称,以大炮的口吻展现了大炮的伟岸雄姿,雄心饱满,踌躇满志,透过作者简洁而精彩的描写,读者仿佛感觉到丝丝的寒气和浓浓的杀机,为下文由于渎职的哨领和奸商而蒙受耻辱与冤屈相对照,更让读者生出无限的惋惜和痛恨。
四、用白描手法描述行动细节
在动作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凝练。蔡楠在小小说《蓼花吟》中写道:“我青烟一样飞到船中央的平台上,轻舞长袖,曼卷裙裾,头戴蓼花,手翘兰花,在古筝之声里唱起了这首《蓼花吟》。”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飞”、“舞”、“卷”、“戴”、“翘”、“唱”,做了细节描写,描写了斯兰优美的姿态和陶醉的神态,表现了那时的歌舞升平,也为后来何承矩迷惑敌人,大获全胜,敌国离间,含恨而死的曲折的一生,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蔡楠在小小说《断魂筑》中写道:“燕惜一脚就把那筑踢到了堂下。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走了。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回到了主人堂上。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修颀俊逸的燕惜左手按住我的头部,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我渴盼已久的身体顿时生动起来,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作者用了燕惜的系列动作“踢”、“转身”、“走”、“掏出”、“换上”、“整容净面”、“回到”、“按住”、“捏着”、“击”、“发出”,做了细节描写,描绘出燕惜娴熟的弹奏技艺,和满腔的如火真情,和亢奋的爱国之情。一系列动词的运用,使用白描的手法,一气呵成,精确地表现出燕惜内心的情感,语言简洁、凝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