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列宝:美丽荷花淀,芦苇花又开

(2010-08-11 19:02:37)
标签:

鱼雁

芦苇花开

芦花

蔡楠

荷花淀

文化

分类: 评论家言
                     美丽荷花淀,芦苇花又开

                    —— 浅谈蔡楠“荷花淀系列”之《芦苇花开》

                                杨列宝

  家乡对于每一位作家而言,就像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童话。在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有对真善美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抨击。因为不管是哪一位、那一个时代的作家,都离不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和那里的山山水水。

  幼时在课本上初读老一辈作家孙犁的《荷花淀》时,就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在孙老优美如画的描述中,那碧波荡漾的湖水、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和各种水鸟等等,无不都像极了我的家乡——微山湖畔的真实写照。美丽的《荷花淀》就像同样美丽的微山湖一样,她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没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有一位叫“蔡楠”的“荷花淀派”作家,以一篇《行走在岸上的鱼》,又把我带到了那亲切而又美丽的——白洋淀。让我再一次走近现在的芦苇荡,欣赏这梦幻般的“荷花淀系列”和他的《芦苇花开》:

  “芦苇花开时节,鱼雁回到了采蒲台。”

  生在湖边、长在湖边的人都知道,华北地区芦苇花开的时候,正是初秋时节。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把女主人公的命运和秋天的芦苇花连在了一起。在让人感到有点忧伤的同时,又使读者对芦苇花一样的女主人公,产生了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期待。

  在接下来的叙述中,蔡楠老师就用一种湖水一样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对主人公鱼雁从城里回到既熟悉又充满着热爱与眷恋的娘家时的描述,反映出了这位20多年前曾被丈夫誉为“白洋淀千百年来才出这么一条美人鱼”的“水乡出了名的渔家靓妹”,在遭遇了不幸婚姻后的她,此时已“成了城里一条干涸的老鱼。老鱼开始恋水,便想念自己的水乡了。”

  尤其当她得知,当年的那个叫“老等”的男人至今还没死心,一直在等着她的时候,“鱼雁心里窝着的那汪水就化作泪汹涌而出,哗哗地淌落在新水初涨的白洋淀里。盛开的芦花漫过来,包围了鱼雁。她赶紧别过身去,装着擦眼,抓过一把芦花把眼泪抹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高中时一位叫“香菱”的女同学,就在去年,她和鱼雁的命运一样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过,她却没有摊上一个像“老等”一样痴情的男人在村口“站成一棵树”一样地等着她。

  虽然《芦苇花开》中的鱼雁的婚姻是不幸的,可“梅开二度”的她却又是幸运的。鱼雁可以让幸福的泪水与荷花淀融为一体,但微山湖畔的香菱或者荷花们,她们却还在孤寂的秋夜里任由泪水打湿精灵般飞舞的芦苇花……

  蔡楠的“荷花淀系列”以诗情画意般的美,到处流淌出一首首华北水乡的诗韵。其朴素、清新、柔美自然的田园风格与浓郁的情感色彩,都在其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读之,让人对美丽的荷花淀有一种心情澎湃、无限神往的激动。我曾想:因为电影《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天下的微山湖,为什么就没有人像孙犁或蔡楠一样在自己的家乡“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我那美丽动人的歌谣”?难道微山湖畔的芦苇花不如荷花淀里芦苇花开得美丽吗?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原来我们缺少的不仅是深刻的文化意蕴,而且缺少一种像他们那样对家乡的热爱和痴迷,更缺少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比之下,我辈不得不汗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