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利华小小说的叙述/熊延玲》:体现一个优秀作家深厚功力的元素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再一个是叙述。此篇能够从四个角度来评论宗利华小小说的独特叙述,架构完整,布局合理,切入角度精巧,将宗利华作为一个优秀的小小说作家的叙述能力进行了深入剖析,果真让人感到了“魅力四射”。
2、《健康的绿豆——读宗利华老师的《绿豆》/安石榴》:这是一篇带有感性色彩和散文化倾向的评论。它的好处在于,不板着面孔说话,少一些理论的干瘪,而是把评论者的感悟鲜活地端到了你的面前,让你在她的情不自禁的感悟和优美的散文化文字中体会到了宗利华小小说“张弛有度的情节,性格丰富的人物,爱的主题,濡养了《绿豆》的隽永”。
3、《宗利华<越位>一书学习札记——关于人物对话语言/官旭峰》:从对话语言入手,来寻找宗利华成功描写人物的秘诀。当然,宗利华的小小说语言是极富个性、摇摆和极富协调的,但我觉得这还不准确,我还要说,宗利华的小小说语言是具有声音和节奏的,是能够激发读者丰富想象力的现代语言。
4、《阅读的快乐——宗利华小小说<越位>赏析/雷松超》:其实这更像一篇阅读札记。它全方位的展示、评论了《越位》作为一部精品的智慧所在。从人物描写刻画、故事细节、结构文字语言等方面,都有精到论述。但有些文字给人一种游离于评论之外的感觉。
5、《自由、自觉与自在——简析宗利华的<绿豆>和<婉如>/高盛荣》:能够从《绿豆》和《婉如》两篇小小说的分析中,探讨女性生存状态的重大命题,这本身就实属不易。更何况,评论者能够以宗利华小小说的最佳切入点来作为评论的最佳切入点,从而使评论者命题的探讨有了一个有力的支撑。
6、《警营浪花一朵新 ——也说宗利华与他的<老六>/ 杨列宝》:沉默是文学渴望但无法达到的,但宗利华的小小说却一直希望达到。所以他的小小说语言才那样具有有模糊性、跳跃性和吸引力。此篇评论以《老六》为例,尝试分析宗利华小小说的语言的沉默性和独特性,做出了可贵的努力。
7、《穷途一生,侠游千里——读<俗世奇丐>系列小小说感悟 /青铜器》:此篇评论另辟蹊径,对《俗世奇丐》系列小小说进行剖析,从而读出了宗氏小小说的寓言性和实验性。确实,即使是这样一组传奇小小说,在注重故事性和可读性的同时,宗利华也没有放弃对小小说现代性的追求。评论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8、《甘洒碧血溅苍穹——读宗利华<影王>感 /刘国星》:通过分析《皮影王》的写法、立意入手,进而分析那个甘洒碧血溅苍穹的皮影张,虽然分析有些传统,但抓住了小小说的灵魂。
9、《鲜活的乡村风情画——浅读宗利华小小说<绿豆>/魏荣华》:小小说是需要品质的。《绿豆》就具备了小小说的可贵品质。这是评论者在宗利华小小说《绿豆》中读出来并且想要告诉我们的。他同时告诉我们的还有:《绿豆》、《收获季节》等小小说,更像一幅幅美丽而又鲜活的乡村风情画卷。当然,这样的画卷也是具有可贵品质的。
10、《凡人的丰碑——宗利华<老耿>赏读/刘树江》:《老耿》是一篇主旋律的作品,《凡人的丰碑》也是一篇主旋律的评论。“《老耿》不是最精彩的,也不能尽显作家汪洋恣肆的才情”,但这篇主旋律的《凡人的丰碑》还是显露出了评论者的才情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