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了小小说论坛河北板块的版主,才有了聚焦小小说冀军的机会。其实,小小说冀军是一支非常强大的队伍。她强大到了令我非常惊喜的地步。她不仅有非常悠久的渊源,有众多大家的参与,而且有一支老中青三结合专事小小说创作的出色队伍。
远一点说,当代文学巨匠孙犁先生的许多短篇小说都可归为小小说的创作。比如《白洋淀记事》里的《战士》、《芦苇》、《女人们》、《第一个洞》等等,都是1000多字,长的也不过2000字,而最短的小说《懒马的故事》只有几百字。即使是脍炙人口的《荷花淀》、《芦花荡》,也不过3000多字,我们现在假如把小小说的字数稍一放宽,也可归为小小说的名篇了。
新时期以来,以《取经》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河北作家贾大山,也崇尚精短创作。他的《莲池老人》就是代表。他活着的时候,一度与贾平凹齐名。候德云先生对贾大山的小小说情有独钟,曾经写过《小小说的贾大山》一文。足见其影响之大。
在小小说领域涉猎较早颇有建树的还有谈歌、闻章、关汝松、张记书、赵新、田松林、李景田、马月霞等。他们大都获过《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的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或佳作奖。成为早期小小说领域很有影响的人物。谈歌的《桥》获1989-1990年度优秀作品奖,闻章的《弃婴》获提名奖。闻章还曾以一篇小小说《鲍二嫂》荣获河北文艺振兴奖。张记书多次到新加坡、泰国参加世界华文小小说研讨会。田松林还以一篇小小说荣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后来,随着小小说这一文体在杨晓敏主编及其《小小说选刊》、《百花园》的倡导、规范下,逐步成为新兴的、成熟的、参与者众、影响面广、整个中国文坛都为之瞩目的一种文化现象。河北一批作家经过磨练打拼、数年写作,以拳头作品和综合实力成为小小说创作的中坚力量。高海涛、蔡楠、李浩、魏金树、丁肃清、李义春、宋子平、吕宏友、马玉山、宋其涛、阎岩、于小渔等成为能与辽军、豫军、鲁军、苏军、川军等相抗衡的翘楚之军。他们多次问鼎小小说领域的重大奖项,多次获得“小小说星座奖”,“小小说优秀作品奖”、“佳作奖”、“小小说学会奖”。高海涛一人两次获得过“小小说优秀责任编辑奖”。在《微型小说选刊》颇有影响的“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微型小说”评选中,高海涛、魏金树、蔡楠都先后两次以高票名列前茅。高海涛曾被评为2005年“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蔡楠还获得了“第二届小小说金麻雀奖”,并以小小说《行走在岸上的鱼》、《关键词》两次获得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马涛鱼馆》还进入了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
小小说创作之树常青,小小说新枝不断绽出。付桂铣、孙文良、 大淀青羽、付卫星、李振国、杨龙翔、王秀兰、李亚敏、陈炎、陈健、周明路、秋潮、吕保军、解建周、王乐天、李败、孙家大小姐、秦和鹏等新生力量,正在从文字、从网络以不同形式不同姿态进入小小说创作领域。并且以崭新的艺术追求和丰厚的思想含量引起或正在引起关注。
小小说冀军不可小觑。小小说冀军大有可为。小小说冀军必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小小说冀军也一定会立足河北板块,与全国小小说作家一起为小小说的进一步发展繁荣携手相牵,共同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