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淀青羽:初识蔡楠

(2007-03-11 18:47:07)

初识蔡楠

大淀青羽

写下这个短篇的时候,我和蔡楠老师还未曾谋面。

当蔡楠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蔡楠的博客》摆在办公桌上的时候,当我捧读着他一篇篇精美的小小说频频点头的时候,当我写下“初识蔡楠”几个字的时候,我和蔡楠还未曾谋面,只是在心里对自己说:因为文学,因为白洋淀,我们终将有一天会谋面。

当我怀着崇敬和新奇赶往白洋淀就职之前,通过青年作协已闻蔡楠其人了;当我野游大淀、垂钓大淀的时候,手里是拿着蔡楠的小小说的;当我工作调离了白洋淀,在博客上与蔡楠老师相遇的时候,他说:在白洋淀工作期间应该见个面才是。其实在白洋淀工作期间,多少次奔走于沧州与白洋淀之间,多少次路过任丘,多少次想拨通向朋友讨来的那个已经熟记于心的手机号,但最终还是没有鼓起勇气。但我们还是相遇了,在博客上相遇了,在《蔡楠的博客》即将出版的时候相遇了。

起初是因为文学而初闻蔡楠,但最终还是白洋淀抑或是白洋淀文学做了注脚成全了这段缘分。在期许了多少个日夜之后,我和蔡楠老师最终相遇了,在“一锅鲜”的余香即将散尽的时候相遇了,在我想用一个系列封存白洋淀记忆的时候相遇了。相遇后的蔡楠,在他的博客上了推荐了我的白洋淀初作《风景白洋淀》,这一细小的举动,无疑是让我感动和欣喜了好长一段时间。蔡楠,燃起了我对白洋淀不变的激情。

蔡楠老师的博客上传了《蔡楠的博客》出版的消息,阅后还是没有鼓起电话购阅的勇气,只是用电子邮件邮发了对其的敬仰和对其作品的衷情,并约定由任丘的朋友代我取书。赠予新作的同时,蔡楠老师还递给朋友一本《行走在岸上的鱼》,上面同样赫然地签着他的大名。狂喜的我随草拟了一条短信以表感激之情。片刻,蔡楠老师的电话便打了过来。寒暄与答谢之后,他对我的文章给予了简要的评价及鼓励,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爱好是成就的本原动力。挂断电话,我看了一下时间:一分二十二秒。

短暂的时间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我的文学之旅,沉稳了那颗浮躁的文学心。这一刻的蔡楠,一个“新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俨然没有了大家的姿态,而是以一个长者、一个良师益友的身份善待后生、激励后生。这一刻,引黄补淀(引黄河水补充白洋淀生态用水)收尾在即,心情如不断蓄积的大淀之水日益高涨。拂却微尘,是应该静下心来做些大淀的文章了。当我看到蔡楠老师给我白洋淀系列文章新的评论时,更加助长了我的这种心态,由衷的感谢蔡楠老师。

《蔡楠的博客》大部分文章已从其博客拜读过,但我还是在宁静的深夜一再捧读。透过一篇篇精致的小小说、一则则理性而缜密的随笔,我仿佛又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白洋淀,回到了那一片难以割舍的精神水域。也仿佛看到了蔡楠畅游的身影,只是在出行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陌生的面孔,那便是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