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蔡楠谈小小说的想象

(2006-02-17 13:13:45)
 
与蔡楠谈小小说的想象         
  
                      谢志强
    
 
    谢志强:蔡楠君。今约您来喝茶,我这茶是江南的龙井茶。我发现,好几个朋友都说这茶不够味,我意识到,我用的是北方的水沏的南方茶叶,北方人还是喜欢花茶、砖茶,看来,茶叶离不开它的土地、水质。小小说就像茶。还是进入我们的话题:小小说的想象。小小说有写实和幻想两类,先从这儿说起吧。
     蔡楠:写实与想象是小说的两个基本端极,是小说赖以飞翔的两种方式。据此,小说可以分为写实的小说和想象的小说。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想象都是小说的起源。在中国,想象(幻想)小说贯穿古今,其产生早于写实小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在欧洲,也是先有神话传说,传奇志怪,而后在文艺复兴前才产生了流浪小说、市民小说这样的写实小说。
    谢志强:小说的历史不过200多年,起始就突出地显示了小说的想象特质。想象有两种,写实手法的想象,是在素材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形成完整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用想象弥补和完善素材的不足;还有幻想手法的想象,素材仅是个起点,想象在那里展开翅膀;腾空而起,是卡尔维诺所说的“轻逸”的形象。我把这两种想象创作出的小小说归纳为:能走的小小说和会飞的小小说。会飞的小小说传统更悠久,只不过,当代中国小说忽视了它。
    蔡楠:由小说单列出来的小小说是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文体。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已经跻身于小说四大家族的行列。但尽管这一文体市场大,创作者众,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数量多,但与长、中、短篇相比,影响力还较薄弱。为什么?这除了人们惯常的传统意识已根深蒂固以外,其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种纯小小说文本的写作:即在小小说创作中,写实的小小说居多,而以崭新的形式非凡的想象创作出来的小小说则很少。而想象恰恰是小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的原动力,“是个可以落进东西的地点”(卡尔维诺语)。
    谢志强:小小说的文体意识,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在媒体、网络发达的当今,小小说怎样显示特质,也就是想象的力量,由此区别于新闻、报告文学和纪实等,同时,将小小说置于世界小说状况的大背景里来关照,小小说的飞翔的特征更为明显。
   蔡楠:许多现代文学大师其实都是创新的大师、想象的大师。伍尔芙用小说探索西方现代人的精神境界,《墙上的斑点》打开了她的想象之门,成为玄想之作、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博尔赫斯在他那座图书馆里,展开想象,开始了精神的游走和飞翔,他用“异常在生活中的实现”(罗歇·卡约斯语),以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很多的篇章实际上可看作是小小说),将幻想(想象)推到了极致。在他的作品中,幻想与现实,梦境与人生,此我与彼我,消解了界限。卡尔维诺认为,作者的的任务是通过想象看到他的人物看到的或他的人物认为看到的一切幻想,看到他的人物梦见的东西、回忆的东西,听到他的人物听到的东西,并通过想象构思出它们的内容。在他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有分为两半的人的形象,两个半身不仅不死,而且还独立地生存着;有爬到树上的青年的形象,在树上攀来攀去,不再下到地面上来;还有一个形象是一件无人的铠甲,四处行走,独自讲话,仿佛有什么穿着他似的。还有他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到处都充满了非凡的想象。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卡尔维诺。
    谢志强:这就是会飞的小说。小小说需飞翔的力量。不知你探究了没有,卡尔维诺为什么能写会飞的小说?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探索精神,他花费了数年深入意大利民间搜集整理出了两卷本的意大利童话。他的小说有许多童话的影子。是童话影响了他的小说。于是他展翅飞翔了。他创新了我们习惯了的关于深入生活的概念,我称他是徒步阅读。
    蔡楠:在小小说创作中,生活只是最重要的源泉,不是唯一的源泉,敏感、想象同样是重要的源泉。生活和想象,如鱼和水,是互相分不开的。您的魔幻小说,是一种想象的延伸和升华。你的《森林小站》、《火狐》、《两颗脑袋》、《圆形食物》等无不闪耀着想象的光芒。滕刚的张三系列小小说,更是精致纯粹的想象的小小说。再有,我本人创作的《行走在岸上的鱼》、《生死回眸》、《早衰人》、《1963年的水》等篇什,也是充满想象的小小说。鱼在岸上行走,时光倒流,儿童具有成人的思想,胎儿能够观察思考,这些有悖自然、生命的现象,均可在小小说创作中得以实现,从而让想象飞扬起来,让神思飞扬起来,长成小小说飞翔的翅膀,开成一种举轻若重、立体辐射、纵横决荡的效果。
    谢志强:我们仨都在追求会飞的小小说,这里谈,很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我所接触的小小说作家,也有试写会飞的小小说,不过,我认为,还是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为,关于“轻”和飞的形象,应当是作家骨子里、血液里的东西。我写会飞的小小说,资源有两个,一是西域童年生活,那里本身就很魔幻;二是后来的阅读兴趣,我对传说、童话很感兴趣,搜集了不少。所以,我提笔就“飞”。我倒是常常克制着飞翔的冲动,因为,刊物更注重会走的小小说。来,趁热喝,其实,花茶、砖茶、绿茶,我都喝。我还是喜欢西域的砖茶,够味,可那得在西域享用,我的想象就是在那里起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