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话说怀柔地名的由来

(2021-03-16 08:14:18)
标签:

转载

分类: 知书识理,自圆其说
原文地址:话说怀柔地名的由来作者:

话说怀柔地名的由来

 

一、“怀柔”一词由来溯源

  怀柔的名字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 “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 。

  《诗经·周颂·时迈》中的原文: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译文:

  武王各邦去巡视,皇天视他为儿子。佑我大周国兴旺,让我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安抚众神需祭祀,山川百神都来享。万国主宰是武王!

  无比荣光周大邦,按照次序来封赏。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中国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这是周武王灭商后,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诗。《国语》说此诗为周公所作。

 

二、怀柔区的历史演变过程

  历史上,怀柔是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考古人员在怀柔区多处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迹。

  春秋战国时代,怀柔是燕秦活动的战略要地,属于燕国范围,距燕国都城“蓟”最近的渔阳郡的首府即位于怀柔区北房镇的梨元庄村。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仍设渔阳郡,秦始皇对渔阳一带边远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视,筑长城、修驰道,都路经渔阳。西汉时,渔阳在经济、军事、民族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西汉中期汉王朝在渔阳设铁官,冶铸农器、兵刃和制造五铢钱,还不断在渔阳一带与少数民族交战,并曾派重兵屯戍。渔阳地区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锋的前线,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魏以后,渔阳郡的战略位置逐渐衰落,西晋正式废除渔阳建制,怀柔属于燕国范围。十六国时,虽然恢复了渔阳郡名称,但先后迁至武清、三河,隋、唐迁至今天津蓟县,位于怀柔的渔阳不复存在。

  隋、唐至元朝末年,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建制,唐朝建立的怀柔县为现今的顺义区。也就是说,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

  明朝元年(1368年)12月,改顺州为顺义县,改檀州为密云、怀柔二县,其设置的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这是在现在的怀柔区城建立区一级建制的开始。明正德8年(1513年),升昌平为州,怀柔为昌平州属县。清顺治初年,怀柔县为顺天府所辖22县之一。民国2年,北京地区设京兆地方,怀柔为京兆地区20县之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