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首之十六
亲子博客推荐之八十九
也许人的年龄越大,考虑的事情就会变得越多,不像年少轻狂的时候那么毫无顾及,许是弯路走多了,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就会学乖了一样。这条路有坑,摔跤之后,下一次我就一定不会再走了,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矛盾其实是可以回避的,尤其在和老人共同育儿方面更是如此。
让我对和老人,和婆婆的关系真正地开始进行深刻反思,是在有了女儿之后。当火星撞地球,新老观念激烈大碰撞之后,心就感觉特别的累,在那段不分伯仲的日子里,好羡慕那些得到老人们异常支持的心妈妈们,觉得自己每向前走一步都特别的艰难,每实施一项新的措施都要受到品头论足,甚至是阻碍,女儿一岁前带给我的更多的是苦恼,烦躁。
其实,度过最初的苦闷,现在平静地想来,在那样的日子之后,逐渐开始反思,学乖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包括妈妈,婆婆在内,每个人都认真地反思育儿的方法,彼此之间沟通的方法,孩子一岁后,家庭里突然变成异常和谐了,矛盾似乎在彼此的回避,理解中烟消云散了,对于我和老公来说,最乐见这样的状态了,为了将这样美好的气氛延续下来,至今在和妈妈,尤其是婆婆相处时,我都会刻意地回避一些事情。

不敢和婆婆共同带孩子
从来没有问过,不过,我想这也许也是婆婆心中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吧。这样很好,孩子一岁之后,女儿在我上班的时候彻底地归姥姥,姥爷掌管。我和老公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周一至周五都是这样。而周六是我和女儿雷打不动的亲子时间。周日,思念孙女的婆婆总是迫不及待地早早在家做好准备,早早地打来电话欢迎宝贝孙女的到来,以慰相思之苦。这样分段式的育儿安排实在迫不得已中想到的最好的办法。而每次把女儿送到之后我都会呆一会儿就离开,把空间彻底还给婆婆,这样我们就都可以不必再小心翼翼,婆婆完全可以在独自育儿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展拳脚了。不和婆婆共同育儿是解决育儿麻烦最简单的办法。

不敢让婆婆看到我们买的新东西
婆婆喜欢唠叨,让我最怕被婆婆唠叨,从张家长到李家短,从年轻时遭受的苦难到年老时的辛苦,滔滔不绝,常听得我根本插不上嘴,这一旦说起来就不一定是多长时间了。而要是仅仅是这样也无所谓了。我,最怕让婆婆看见我买的新东西,婆婆随口的一两句点评,常让我觉得自己怎么跟个白痴似的呢?

其实,柴米油盐般的小事儿,都是我们这代人不愿意特别关心的事,韭菜这家市场卖两块,那家卖两块五,对于我和老公来说没什么具体概念,只是数字不同而已,说得好听点是活得洒脱,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没心没肺。买回来了,一问,赔了不是。记得刚结婚的时候,和老公买了个小书架,自以为功能实用,价位合适,可回来刚装上,就被批评了,“这东西你俩不认真挑啊?这边上都有缝儿啊”婆婆心疼地说。“哪儿呢?”我差点拿来放大镜看了,哦,果真有那么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地方有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缝儿了。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之后,我和老公都学乖了,新东西经常是大包小裹地拿回来,包得严严实实,婆婆看见了也不好意思说要拆开看看。其实,和我们粗枝大叶相比,婆婆对于生活的严谨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上几年的。
不敢随便给婆婆买东西
以前,母亲节到了,我随手给妈妈买的东西,妈妈都会非常喜欢。有了婆婆之后,情况就不一定了,时常我买的东西,不会总合老人的心意,换了N次后,婆婆还不好意思说,只能放着不穿,很合老人家心意的很少,这样既浪费又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的目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都要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有问题了,自信心受到空前的打击,所以当老公再说,给两个妈买点东西时,我立刻阻止,“算了,直接给钱吧,她们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吧”!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竟也让老人舒心了好一阵子,其实老人并不在乎我们给什么,在乎的我们有没有这份心意吧。
暂时总结了这么多,其实不敢和婆婆一起做的事情还有一些。之所以不敢,就是怕自己的任性,冲动,破坏了这份宁静的和谐,回避也许不是处理问题最好的办法,却是最有效地办法。
博客首页

育儿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