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品质(情绪、情趣、情操;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挫折)

(2010-10-26 16:29:02)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考专题

开卷有益

2011年安徽省中考政治开卷专题大全

 

专题一 【重点扫描】

1情绪

1)  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如果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会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亦然。

2)  情绪的基本类型:一般来说人的情绪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喜、怒、哀、惧。注意:非喜怒哀乐。由这四种基本类型又组成丰富多样的复杂情绪。

3)  情绪的作用:情绪对人产生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情绪对人的作用也分为两个方面。

积极作用: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消极作用: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4)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对情绪的调节十分重要。

5)  情绪需要调控

6)  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转移注意力; 合理渲泄; 理解控制; 理发升华; 改变认识等。

7)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表面上情绪似乎是个人的情感,实际上,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应对别人的情绪给予更多的关心,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我们相互的感情会更加深厚。

2情趣

1) 情趣与兴趣

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是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的。没有兴趣就没有情趣。高雅的情趣体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情趣可以使人轻松,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的快乐。

2) 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

高雅的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

低俗情趣的人,看不到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和生活美好的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的快乐,这不利于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3) 如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好奇与从众心理。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从众。

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趣追求高雅生活的重要途径。

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3自尊

1)  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外表到内在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2)  自尊与知耻: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自重的人才有自尊;在寻找自尊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眼前的不足与缺点蒙住眼睛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并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3)  自尊与虚荣:虚荣是一种追求表现荣耀和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过于在意别人的对自己的评价,一旦被别人否定,便损害了自尊。

4)  如何做到自尊?

1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既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3自尊者豁达。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言论和态度,要正确对待批评与议论;

 4自尊要适度。过度和自尊会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中的乐趣。

4自信

1)  自信的含义: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亿追求的目标。

2)  自信的表现:“我能行”即:在思想上坚信自己,行为上积极表现,情感上体验成功。

3)  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关系

 自信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健康心理。

 自信与自负、自卑是有根本不同的,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无论是自负还是自卑,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方面均是不利的。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主动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享受自信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快乐。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卑与自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4)  自信的作用:自信有助于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乐观好奇专注等等。正是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助于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5)  如何培养自信心?

 1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

2增强信心与实力;

3做自信的中国人。

5自立

1)  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  自立的意义: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人生需要自立,只有自立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 自立就是锻炼自己的心理和道德品质,来断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人。

3) 怎样做到自立?

 观点: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帮助和指导,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但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要告别依赖,选择自立,努力做到自己管理自己。

 1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2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4)  依赖思想的危害: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一些有劳动能力但却不愿自食其力、完全依赖父母生活的人,他们不懂得孝敬父母,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就说明了依赖心理的危害。、

6自强

1)  自强的含义: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个成长的巨大动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例如,一些优秀人物身上往往拥有这种心理品质,如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武秀君等。

2)  自强的表现

 自强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的作用

对个人的作用: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对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如何培养自强品质?

1理想,自强的航标。树立理想,执著追求;

2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3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7挫折

1)  挫折的含义: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  造成挫折的原因

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这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

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

由于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力、智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带来的限制等。

3)  挫折是难免的,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4)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5)  挫折的两重性。消极作用,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6)  应对挫折的方法: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会自我疏导。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精讲精练】

选择题

1

非选择题

1史蒂芬霍金有着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美誉,但是谁能想到这位科学家震撼世界的成就却是在轮椅上获得的。1963年,21岁的霍金患上了肌肉萎缩症,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了,只能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音合成器与人进行交流,而看书也必须依靠一种翻书的机器。在这种难以置信的身体状况下,霍金却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黑洞”理论,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

1)  霍金的故事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  你认为霍金遭遇厄运仍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什么精神?这种精神有哪些表现?

3)  霍金的故事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

答案:1)霍金在遭受了巨大的厄运之后,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仍然坚持科学研究,不畏困难、不断拼搏、奋发进取、自强不息,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3)启示我们要培养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勇敢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理想;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确定目标后就要矢志不移地追求,直到成功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