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无题》的平仄分析

标签:
《无题》平仄七言律诗 |
分类: 学习心得 |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爱情诗,从头至尾都交织着相思的苦楚,盼望相见,欲罢不能。三、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原意是表达爱情的忠贞,现代把这两句赋予了鞠躬尽瘁的含义。
这首无题的韵脚为“十四寒”,“残”、“干”、“寒”、“看”,可见古人押韵之工整。诗中的平仄关系如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蓝色字体的位置可平可仄,格律中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的口诀。第一句中出现两个“难”字有一些突兀,但读起来别有一番哲理,我以为亦是绝佳之句。诗中某些字,如:“别”、“觉”,可能古时为入声,现代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的读音了。
昨天读报,偶看到在争论是否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话题,便联想到《无题》了。在1983年高考的前夕,两个文科的同学在争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出处和作者,令我佩服之至。诗对于理科的同学不会要求过高,听他们争论我就记住了半首诗,而且记了半辈子。
今日贴上一幅风景,为云南·罗平,虽与《无题》相去,但颇富画意诗情,以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