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一个志愿者的愿望
文/孙树恒
1
天空的月亮已经躺下蒙圈了,在云里晕眩了,熬了一个长夜也是累了
太阳在雾里打探,何时是个头啊,穿云破雾,总是遮不住阳光的
蓝色的帐篷,矗立小区门口,立起来的是人心,是信仰,是坚定不移的态度,
一群群麻雀在地上也布下了龙门阵,自由自在的生活
城市病了,反反复复的,一会儿见好,一会儿又犯病了,疫情就是命令。“我当过企业保卫科长,我上!”
其实建华自己有一个饭馆,是家乡风味的“奈曼人家”
疫情来了,自愿放下生意,当起了小区的志愿者,“不当老板,当门岗”,
自当了志愿者的建华,就昼夜不分,从没有好好休息过,疲倦和困乏涌上额头
他站在小区的门口,看着大地一点一点地变绿,枝丫一个个冒芽,鸟大声地鸣叫,仿佛,没有一棵树会死去,再没有一棵草会萎靡
久久凝视“无疫小区”几个字,诧异新冠它们来自何方,又去向哪里。自由,就像解放了自己
一想起这些,作为一个志愿者,内心变得兴奋和骄傲,
一阵微风吹过,浑身愉悦,所有的人都春潮荡漾不能自已。
沉默,天还阴着了,心里的天亮了。
2
建华是个老抗疫志愿者了 ,已是三个年头疫情的事了,真实的参与中充满了不知所措的力量
当过老板的人,就是操心的命,风雨无阻,顶风冒雪,一个“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总是摇摇晃晃,在小区趟出一条完美的路来
天寒地冻冷得瑟瑟发抖,跺跺脚就抗过去了,饿了心里一直发慌,喝口热水挺过去了,身上总是灰头土脸的,站岗放哨,一颗螺丝钉一样
每时每刻面对的各色的口罩,各种的人,“另一个人的生命取决于你”
有的配合,有的包容,有的颐指气使,有的听不进话……最终握手言和,
鼓励的话语,挂在脸上。难言的苦衷,嚼嚼咽下去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笑,积攒的委屈借春风轻松地远去
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媳妇经常给准备“军粮”,儿子替班,连头发都是儿子理的,把队友们当“兄弟”,一起吃家常便饭,共享生活,穿着“防护服”, 再次冲锋陷阵
天天与人们对视,感受到真实与底气。眼里有泪,所有的冲突和错误,都得到原谅。
没有人性的新冠,丧心病狂地不接受
人们的跪拜及香火
香火是废弃的灰烬,跪拜是被唾弃的伎俩,坚挺是无畏的利剑,脚印和声音返回。
风没有留下一丝尘香 。
3
这也是一种轮回,穿越黑夜之后
不就是黎明吗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像火炉的炭,就燃烧起来了
牵着阳光的手,帽子在闪光。而建华鬓发的一根白发 在闪光。
建华跟一起的志愿者说“真想吃一碗荞面条”
无意想什么,有志愿者喊了两声,“快了,快了,锅已经烧开了”,这疫情越来越清晰了
建华只愿意接受这“捞干净”的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那是众志成城的影像
“拨面”是好东西,还是把嘴给捂上,钢筋铁骨扎紧了,整理好这一个潦草的春天
志愿者一天天地“吼喊”,唠叨里怀有深切的爱,辩识中是对生命无比的敬意
病与毒,哭与笑,阴谋与正义,悲剧与喜剧……
三月未央,最让人感动的不是春雨,而是雨后
适合春天的酒。建华直指809。
志愿者伏在肩膀上,喜欢听“清零”,酒杯杯口一样。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现居呼和浩特。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