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鼓楼立交桥(青城镜像之一)


标签:
王雪峰青城立交桥gb2312楷体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http://s3/middle/42679408g965797b658d2&690
青城镜像之一
鼓楼立交桥
在青城人的眼里,新城东街的鼓楼立交桥,可谓是一景了。
我站在窗前,放眼望去,犹如一条银灰色的巨龙盘卧在城池。近处看去,只见路两旁楼房林立,绿树苍翠,空地上的小草,虽然枯萎,却处处充满了坚韧而永生的气息。
阳光是一个温柔的姑娘,给立交桥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那滚滚的车流像一条条长蛇在立交桥上涌动。街道上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暖了冬意。
夜里的立交桥与白天更是截然不同。当夜幕降临时,一根根高架路灯,擎天而立,气派非凡,五彩缤纷的灯都亮了。这时你再看立交桥它又像一条波光粼粼的银河似的伸向远方。立交桥中心,车辆飞驰,灯光闪烁,是青城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在那些怀旧的青城人心里,立交桥是他们梦里的童话,无论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充满了霓虹缤纷灯光的夜晚,唤起人心里淡淡的回忆。从前这里是青城商业的黄金地段,它就被称为商业街,这里有青城最大的平民购物的“劝业场”,临街店铺有各种风味小吃,叫卖声不断,那一方氤氲过喧闹的街道,是那个年代青城最繁华的地方。
这灰白色的立交桥,是青城人的传奇。记得修立交桥时,还是有很大阻力的,有人说,在这个地段修桥是毁掉新城的“风水”的,会影响店铺的生意的,那些商户是耿耿于怀,纷纷上访,可是挖开了地基,看来也左右不了了,也就偃旗息鼓了,鸣锣收兵了。可是修一座桥是要花费很多钱的,那时青城的人们还不富裕,当然需要人们出资出力了,人们当然不愿了。为了聚财修桥,当时人们还编了个顺口溜:“嫖客砸的桩,小姐灌的浆,麻将砌的墙,小偷抹的粉, 的哥安的灯,小贩上的梁……”,虽然有点夸张,想来也是这样,一个困窘的城市,实现一个大梦想,不能想象建设者要冒险一搏的心思.当时曾有人组织了上百辆出租车要进京上访,后来被拦在半路上,当他们掉转车头的时候,走在吸去了所有声音的街道上。当年的的哥,在川流不息的立交桥上行驶时,那老去的回忆,那是多少年来,多少次穿过立交桥留下来的点点滴滴的气息。
因为岁月而沧黯的立交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严酷的冬天,总是热闹而温馨的。每天清晨,桥下就出现了一些老人们,看到了完好保留着他们年轻时代的东西,一把扇子,一条彩绸,一个腰鼓,青春时代“大秧歌”,那种欢快的气氛。还有一个拉二胡的盲人,演奏着悠扬的曲子,表达了流浪艺人的辛酸苦辣和倔强不息。在立交桥不眠的夜里,有为了躲开风雨的流浪汉们,整年住在桥洞里,维系着自己的生命。那永远拉着破棉被的小摊贩,在桥洞里安营扎寨,挣扎着自己的生活。有一件浪漫的情境没有改变,那就是的少男少女们,坐在桥洞里谈情说爱,过去是这样,现在它还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