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散文】鼓楼立交桥(青城镜像之一)

(2010-12-01 19:25:30)
标签:

王雪峰

青城

立交桥

gb2312

楷体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http://s3/middle/42679408g965797b658d2&690
青城镜像之一

鼓楼立交桥     

          /恒心永在

    题记:塞北名城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蒙语,翻译成汉语是青色的城的意思。我来到这个城市十五年了,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所见所闻,感慨颇多,以《青城镜像》为记。

在青城人的眼里,新城东街的鼓楼立交桥,可谓是一景了。

我站在窗前,放眼望去,犹如一条银灰色的巨龙盘卧在城池。近处看去,只见路两旁楼房林立,绿树苍翠,空地上的小草,虽然枯萎,却处处充满了坚韧而永生的气息。

阳光是一个温柔的姑娘,给立交桥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那滚滚的车流像一条条长蛇在立交桥上涌动。街道上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暖了冬意。

夜里的立交桥与白天更是截然不同。当夜幕降临时,一根根高架路灯,擎天而立,气派非凡,五彩缤纷的灯都亮了。这时你再看立交桥它又像一条波光粼粼的银河似的伸向远方。立交桥中心,车辆飞驰,灯光闪烁,是青城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在那些怀旧的青城人心里,立交桥是他们梦里的童话,无论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充满了霓虹缤纷灯光的夜晚,唤起人心里淡淡的回忆。从前这里是青城商业的黄金地段,它就被称为商业街,这里有青城最大的平民购物的“劝业场”,临街店铺有各种风味小吃,叫卖声不断,那一方氤氲过喧闹的街道,是那个年代青城最繁华的地方。

     这座立交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造起来的,它是青城最早兴建的立交桥,由于它造得美,造得气派,站在桥上顶便可观赏附近的绮丽风光,人、车、桥完全与城市融为一体了。

这灰白色的立交桥,是青城人的传奇。记得修立交桥时,还是有很大阻力的,有人说,在这个地段修桥是毁掉新城的“风水”的,会影响店铺的生意的,那些商户是耿耿于怀,纷纷上访,可是挖开了地基,看来也左右不了了,也就偃旗息鼓了,鸣锣收兵了。可是修一座桥是要花费很多钱的,那时青城的人们还不富裕,当然需要人们出资出力了,人们当然不愿了。为了聚财修桥,当时人们还编了个顺口溜:“嫖客砸的桩,小姐灌的浆,麻将砌的墙,小偷抹的粉, 的哥安的灯,小贩上的梁……”,虽然有点夸张,想来也是这样,一个困窘的城市,实现一个大梦想,不能想象建设者要冒险一搏的心思.当时曾有人组织了上百辆出租车要进京上访,后来被拦在半路上,当他们掉转车头的时候,走在吸去了所有声音的街道上。当年的的哥,在川流不息的立交桥上行驶时,那老去的回忆,那是多少年来,多少次穿过立交桥留下来的点点滴滴的气息。

因为岁月而沧黯的立交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严酷的冬天,总是热闹而温馨的。每天清晨,桥下就出现了一些老人们,看到了完好保留着他们年轻时代的东西,一把扇子,一条彩绸,一个腰鼓,青春时代“大秧歌”,那种欢快的气氛。还有一个拉二胡的盲人,演奏着悠扬的曲子,表达了流浪艺人的辛酸苦辣和倔强不息。在立交桥不眠的夜里,有为了躲开风雨的流浪汉们,整年住在桥洞里,维系着自己的生命。那永远拉着破棉被的小摊贩,在桥洞里安营扎寨,挣扎着自己的生活。有一件浪漫的情境没有改变,那就是的少男少女们,坐在桥洞里谈情说爱,过去是这样,现在它还是这样。

    立交桥矗立在城市中央,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洗礼,体味着尘世的冰冷和肮脏。遭遇尘土和尾气的污染, 泥水与污垢的喷溅,听着车流在滚动中挤压,摩擦,呻吟,让人心里轻轻地一沉。望着立交桥上无数的车辆,从东、南、西、北三个方向驰过来后,穿过立交桥的不同路层,最后汇入长街,向着不同的方向鱼贯而去。这些车辆经过这座立交桥时,虽然有的行驶在上层,有的行驶在中间,有的行驶在最底层,但它们都是为了抵达自己的目的地。正是因为有不同的目的地,所以才会有千差万别的归宿,才会有千姿百态的人生。

   看着桥下那些蹬着三轮车的人,骑着自行车的人,步行的人……不论得意,还是失意;也许是读万卷书,或许大字不识几个;也许腰缠万贯,或许赚钱不多;也许大有前途,或许生活不如意,都是在人生的路上奔波、谋生。但是能忍能屈,就会前景光明;如果一任消极低落,所有的失意,不自救就会沉沦,而不能自拔,陷于深渊。正如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走在这样的“立交桥”上,只不过每个人不同,有的走在上面,视野开阔,为人所注目;有的人走在桥下而一时不为人们注意而已,低沉一些。但是,谁又能说自己不是走在一条通往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呢?!

    这个立交桥并不出名,是由于今年九月的一个情杀案,而一夜成名。网络上都知道有个鼓楼立交桥,立交桥下发生的凶杀案。该案是因家庭婚姻感情纠纷激情杀人。行凶者赵栓柱与王雪峰系夫妻关系,长期分居。两人商定在鼓楼立交桥下商谈离婚之事,赵事先准备并随身携带一把尖刀。在商谈中,赵失去理智,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将王和随行来的崔占勇捅死后,自杀未遂。实际上婚姻也如一座立交桥,当婚姻走到立交桥的交叉路口,往往就要选择新的方向前行;有人往往将错就错,因为不敢后悔;有的人竟然走进明知眼露的死角。正如赵栓柱在分手时用暴力伤害女方以及女方的男人,不能忍受被抛弃,因为他把所有的失意,付托在一段死亡婚姻上,眼睛看不到立交桥上的灯盏,可又永远抓不住,摸不到救命的栏杆。无论一个地方还是一个风景,亦或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名片,也是一个品牌。 所谓的“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  到时,你想不出名也难。

     当我走在立交桥上,享受城市的风景,感受立交桥的气势,久闻桥边的“国航大酒店“醉人的酒香,聆听”伊呀呀“的马头琴声,品尝“名典咖啡”……一切的喜怒哀乐烟消云散,一切的酸甜苦辣,尽在无言中。

    对于立交桥,人们也有抱怨,城市又修了一个“新加坡”,相对大桥的景观,算是一种“残缺的美。” 配称一座城市符号的大桥,就像一件好的雕塑,犹如城市之魂,在历史的尘埃中,岁月的风花雪月里,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朽。

 要是青城真的有什么让自己骄傲的地方,那就是这鼓楼立交桥了

http://s7/middle/42679408g96579917c6b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