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001dnMBTgy6EU0DcTkcd0&690
http://s12/mw690/001dnMBTgy6EU0DhAGTdb&690
宁浩和黄渤的“疯狂”系列,给人带来了太多惊喜。《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也一举奠定了宁浩电影的黑色幽默风格和黄渤表演的朴实自然风格。
宁浩和黄渤,本身就是最有号召力的广告。所以,《无人区》实在是不可不看,哪怕是小小的失望,也抵消不了对黄渤和宁浩固有的喜爱。
《无人区》的黑色幽默有些费力和用心良苦。怎么说呢?有点儿像春晚上的相声和小品。因为想要说的太多,要考虑的太杂,所以反倒“笑”果不好。
影片想通过徐峥在无人区的种种遭遇和巧合,说明人性的贪婪和丑恶,还想说明贪婪和丑恶中的觉醒、善良和正义,还想说明……反倒不如一心一意讲好故事本身。看《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时,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笑。《无人区》的观影过程中也在笑,却是冷笑、讪笑和挤出来的笑。有一种笑,是被硬生生地挠了胳肢窝的笑,比哭还难受。
影片的底色一直是荒漠、血腥和黑暗,视觉和心理上都感到压抑。这似乎不容易引起女性观众的共鸣。虽然情节很紧凑、人物经历环环相扣,可是,我竟然走神了。不知道其他观众看电影的目的是怎样的。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中年职业妇女,一般看电影的目的是在电影造的梦境里放松、解压和沉醉。好看才是硬道理。如果能笑一笑十年少,或者哭一哭借着主人公的泪水宣泄自己的郁闷和伤痛,差不多就是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了,和电影的得不得奖无关,和在豆瓣电影上的超高评分关系也不大。近期的电影里,更喜欢《扫毒》。那些美好的友情、霸气的英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造梦方式,显然更能打动我们。
或许宁浩自己也有些底气不足,否则为什么在影片中穿插一些貌似深沉的“旁白”。似乎总是担心观众不明白他要讲的道理和意义,有些用力过猛。最好的影片其实就和国画一样,是要有留白的,让观众自己去思考、领悟,而不是像教科书和字典一样板着面孔反复解释。
值得肯定的是,演员的表演是流畅自然的。徐峥的帅气文艺造型,给人带来惊喜。黄渤的青岛话变成了新疆普通话。余男的钢管舞女郎都让人印象颇深。不过,在剧情为王的电影世界,一流的演员还是挽救不了三流的剧情。徐峥、黄渤都像不死的“超人”一样。还有最后的回归正义,有点牵强。
或许是对宁浩的期望太高了,所以失望越大。平心而论,《无人区》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虽然只是几个成功的片段,那些片段也见出宁浩的特色和功力,也见出强于平庸导演之处。对于作家来说,一生也就最多有几篇代表作。马致远只有一篇《秋思》,张若虚只有一篇《春江花月夜》足矣。张艺谋和陈凯歌后来的作品,,也很难超越《红高粱》和《霸王别姬》。但是人们对他们的喜爱和期待不会改变。宁浩加油,黄渤加油!作为你们忠实的粉丝,继续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