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2010-10-29 00:33:19)
标签:

明朝

北平

北京

宣宗

朱瞻基

孝恭章皇后

土木堡

朱棣

喜子

故事

文化

分类: 【帝王篇:宫闱疑云】

 

明朝孙皇后,低调有担当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明宣宗朱瞻基孝恭章皇后孙氏像


 

1、娇柔谦恭,情暖明宣宗

明朝宣宗皇帝的孝恭章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其父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幼年,她以聪慧和美貌,被当时住在其父亲任职地永城的太子妃母亲看中,带入宫中。孙氏入宫时年龄才十余岁,皇帝明成祖便指派其儿媳、当时的太子妃也即后来仁宗的皇后张氏养育她。

这就使她与后来成为宣宗帝的朱瞻基有了“青梅竹马”之缘。孙氏肌肤白皙温润,妩媚娇艳,有玉人儿之称。加之她禀性娇柔谦恭,不事张扬,很快便获得了这位未来皇位继承人的倾心垂爱。最朱瞻基登极后,册立她为贵妃时,还不惜破坏祖制,给予她与皇后同样既授金册也赐金宝的荣耀。因为旧制皇后有册有宝,贵妃则有册无宝。

朱瞻基成婚十年却有女无子,又年近三十,威胁到皇位传承,为朝中上下宫廷内外关注。宣德二年十一月,孙氏生育了第一个皇子,朱瞻基当即高兴地诏令大赦天下,免明年税粮三分之一。小皇子出生仅八天,群臣奏请立为太子,孙氏逊辞,八十天后还是被立为太子。皇子刚满“百日”,朱瞻基就力排众臣阻挠,逼迫当时的胡皇后“主动”上表退位,将皇后的桂冠戴在自己钟爱的玉人儿孙氏头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孙氏是皇后中不飞扬跋扈最低调小心、不颐指气使最踏踏实实、不推诿扯皮最有担当的皇后。然而,命短的朱瞻基没有福气来享受这样好的皇后,三十八岁英年早逝,反倒是大明朝有了这样好的皇后得以稳固和延续。朱瞻基归天之后,7周岁半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年号正统。作为小皇帝的生母和皇太后,孙氏随住乾清宫。

 

2、力排众议,柔肩担大任

正统四年六月,朝廷接到周宪王朱有敦的丧讯。而当时在世的明仁宗的皇后,即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是曾连续决定过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皇帝殉葬事宜的当事人,力主周宪王的妃嫔殉葬。孙氏持反对意见。小皇帝接受了母亲的建议,致书朱有敦的弟弟祥符王朱有爵,“令其自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各遣归其家”,第一次制止了明朝开国以来便实行的令人发指的殉葬制度。

小皇帝十三岁的时候,即正统五年,朝野上下,风生水起,是否迁都南京之争,摆上了皇帝的重要议事日程。太皇太后张氏坚持“毋坏祖宗之法”,朝中大臣多有拥护;皇太后孙氏却不以为然。

北京原为元朝的都城,称元大都,被明大将徐达率军攻克后改名北平,后为燕王朱棣的封地和起兵“靖难”之地,也是明朝防范元朝蒙古族残余势力卷土重来的重要据点。朱棣登上帝位后,非常清楚将明朝统治重心北移的战略意义,于永乐元年正月将北平作为明朝的北京。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改北平曰顺天府。并相继采取了把流罪以下的犯人发往北京垦田、迁徙(南)直隶苏州等十郡和浙江等九省富裕人家、山西数万户民众充实北京等举措,为迁都北京做准备。永乐四年秋开始筹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五月决定为自己在北京附近的昌平营造山陵,封其山为“天寿山”,进一步显示了迁都北京的决心。此间,他曾多次北巡,长期驻留北京,并以北京为基地对北方蒙古族残余势力进行了多次征伐,同时将皇长孙朱瞻基带到北京历练。永乐十八年九月正式下诏自永乐十九年改京师为北京。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告天下,并召皇太子及皇太孙至北京,正式完成了迁都过程。朱棣苦心经营北京并正式迁都这里,充分显示了他“天子守国门”的气度和主张,有利于压制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对明朝边疆的威胁,是保障明朝江山永固的战略性举措,可谓用心良苦,谋略深远。

然而,朱棣完成迁都仅仅几个月,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刚刚兴建的北京紫禁城内奉天、华盖、谨身三个主要大殿就因火灾被毁。没过几年,他死以后,他生前一直不怎么赏识的太子朱高炽(也即宣德帝的父亲、孙氏的公公)即位,很快就开始考虑更改他的迁都决定。洪熙元年二月,朱高炽先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随后就于三月明确宣布将还都南京,下诏将北京诸司官署都改称“行在”,恢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紧接着又于四月设北京行都察院,派遣时为皇太子的朱瞻基先期去南京拜谒孝陵并居守南京,开始了迁都回南京的具体步伐。若不是当时南京屡屡发生地震,而朱高炽自己也在五月突然病危并将皇太子朱瞻基紧急召回北京,迁都早成为既成事实。

宣德帝即位后,尽管未曾继续实施父亲朱高炽已经启动的迁都步骤而真的回归南京,但他在位十年,并没有重建北京皇宫的主要宫殿,也没有正式更改父亲当年的成命,北京官署依然称“行在”,首都名分依然虚悬。

正统五年三月初六,小皇帝朱祁镇下令建北京宫殿。至正统六年十一月初一,乾清、坤宁二宫,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成,才宣布大赦和定都北京,在北京的文武诸司官署不再称“行在”。至此,才正式撤销了仁宗朱高炽当年的迁都诏令。

当时,太皇太后张氏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张氏实施继续迁都南京的计划力不从心。孙氏则以皇太后之尊,利用自己一直陪小皇帝居住乾清宫的便利和对小皇帝施加影响,抓住当时仁、宣二宗的陵墓已经安在北京之理由,确定了重新定都北京。这对明朝江山的稳固具有深远的意义。

 

3、保卫京师,果断化危机

正统十四年八月,明朝50万精锐兵和朝中各部重臣在土木堡遭瓦剌骑兵围歼,率军亲征的年轻皇帝朱祁镇被俘,并被挟持继续攻掠明朝北方重镇,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

经过短暂混乱后,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采取了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积极调兵遣将坚守北京等一系列正确决策,终于化解了危机。

在打退瓦剌进攻后,景泰帝为保皇位,幽禁被遣送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镇,废除孙太后所立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作为“上圣皇太后”,孙氏任凭景泰帝废立太子,悉心保护好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和被废的小太子朱见深,维护明朝政治相对稳定的大局,静观时势之变。

景泰帝命途多舛,儿子与生母杭皇后相继死去,且再无子嗣。景泰八年正月,在景泰帝病重且又执意拒绝朝臣重新立太子的奏议、明朝皇位面临传承危机的关键时刻,孙太后又明确支持太上皇自己的儿子朱祁镇重新复位,从而消除了明朝政治上的又一次危机。

孙氏幼年进宫,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并作为宣德朝的皇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皇太后,和成化皇帝朱见深的主要抚育人,对宣德以来的朝政,尤其是“土木之变”后处于非常时期的明朝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她一人开历史上贵妃授册也授宝和在世太后上尊号两大先例。天顺六年去世后,孙氏被以“太庙”的名分,上十五字尊谥“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宣德帝合葬于北京十三陵中的景陵。

在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具有孙氏这样处在历史风云际会经历的女性并不多,特殊的机遇使孙氏扮演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作出决断的关键角色。

经典博文精彩不断

慈禧害怕壁虎的真正原因(图)   慈禧害怕壁虎的真正原因(图)
        情妇有几个优点五个优点 俏媳妇分娩电视现场直播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美女如云              传奇美人 史上最低调而又功不可没的妩媚皇后(图)

被官兵打得满地找牙诗人  从妓女抗倭看明嘉靖海防

外国太监与艳后偷情真相  李莲英曾以妹施用美人计

春秋美人是如何畸恋兄长  欧阳修和外甥女长媳乱伦

妩媚的阿鲁特氏香消寒宫  天堂沙丘,为何成为鬼域

俏媳妇分娩电视现场直播  情妇有几个优点五个优点

被泡制成“肉干”的皇帝  《清明上河图》引发血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