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刘继兴读史》:品味历史,分享智慧

(2009-06-02 02:49:28)
标签:

刘继兴读史

书评

明喜

作品

文化

分类: 【杂志篇:关注生活】

感谢布衣书生石彦老师将此文推荐到草根名博首面“草根大讲坛”栏目

感谢长笑老师将本文推荐至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

感谢宸之韬老师将本文推荐到大众书评团首页“人文历史”栏目

读《刘继兴读史》:品味历史,分享智慧

 

 

             品味历史,分享智慧  

——读《刘继兴读史》有感

 

著名作家、文史学家刘继兴先生著作《刘继兴读史》一书,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隆重推出。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便有了一睹为快的欲望。刘继兴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师。他生长在黄河边上,性格中不乏壶口瀑布所独有的激情与豪放;当然也更具黄河九曲十八弯的辽远和舒缓。读这本书想必会有许多收获感悟。哈哈,读后果然如此! 

其一是领悟刘氏读史的快乐。

《读史》一书从大众熟知的的题材中去挖掘史料,以独特的角度去鸟瞰和审视历史。题材的大众化,叙述的风趣化,观点的新颖化,读来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读后让读者读后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原来那么熟悉的人那么熟悉的事,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情节,不知道的缘由。比如《秦始皇:中国旅游开发第一功勋》,末这篇文章之前,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建长城……根本想不到他和旅游的关系,看后我们就明白了。本书中的《子贡:巧施史上最成功的连环计》、《鬼谷子: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诸葛亮自叹不如的三国牛人是谁?》、《历史上的张飞竟然是大书法家》、《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竟是文弱书生》、《李白:主业开矿副业写诗》等文章均视角独特,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作者文章让纵论历史这样严肃的事情变得轻松自如,幽默与风趣;分析推断历史事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 

其二,收获了刘氏读史的严谨。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评价历史。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读史就是人类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人类在经历重大历史事变之后,总要考察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思考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真实的历史,是包含着无数相互联系的事件、人物、思想和人类活动的历程。写史的人,可能把历史写成动人的故事,或是搞成某种前提和意图下的推论,或者有意编造。但是,历史自有其客观的不容否认和歪曲的事实。

《读史》中的许多文章,侧重于对历史文化渊源的探求,力求在大量的考证中还原历史的真实。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的尊重、对历史的事实严谨的探求精神。如《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唐朝灭亡的真正凶手是恶劣气候?》《古人对金钱的九个有趣称呼》、《“戈”为何能成为古代第一兵器?》《钱姓为何在《百家姓》中排第二?》《故宫“三宫六院”是指哪些建筑?》等等,可见作者才高八斗知识之渊博,但其治学作风是非常严谨的。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 

其三是分享了刘氏读史的智慧。

有历史学家认为,读史应以现在的眼光、根据现在的问题来看过去。过去是现在的根据,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因而,读史既需要解读往事,又要放眼将来,这样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历史洞察力。

历史更替,世事归真,亦归正。历史之中有哲学,要从哲学的角度去读历史,即从历史发展的思想和逻辑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的兴衰进退。历史过程不是单纯的事件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有其思想的内涵,读史所要求索的正是这个内在的思想和逻辑。读史使人明智,哲学则使人沉思。比如,《中国五大经典爱情故事之批判》《瘟神赵公明是如何成为财神的?》《谁是太平天国最完美的男人?》《敢于直言的铮铮谏臣张治中》《钱钟书的笔名为何令人叫绝?》有其哲学思想在里面。通过纷乱的事件去把握人类活动的思想和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读史以明智。

在这里,我体会到刘氏读史的智慧!(明喜)

读《刘继兴读史》:品味历史,分享智慧 

1成为阴谋家性工具的皇帝 2慈禧御审武秃头         3李秀成的“宝贝”在哪里?

4被男宠及妻妹侍寝的皇帝 5认为女人阉人可靠的皇帝  6靠抓阄摸彩即位的皇帝

7战事吃紧不忘“一夜情” 8被大被捂死的皇帝(组图)9靠色诱即位的皇帝(图)

10活剥人皮的皇帝(图)  11被分食舌头的皇帝(图) 12西晋皇后偷情空前绝后

13仁宗哭母,苍天有知    14刘邦:一只猪蹄惹祸端   15朱元璋深爱的两个女人

28慈禧御审武秃头        29孙策妙计夺庐江         30将大臣打得满地找牙的皇帝

31康熙战痘           32宋太祖暴毙之谜(图)  33《清明上河图》引发的血案  

  读《刘继兴读史》:品味历史,分享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