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一)
(2017-01-21 22:15:04)
标签:
文化龙泽锋 |
分类: 杂文 |
佛教把一切的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净土,另一类是秽土。
‘净土’是指清净平等的世界。也可以称为‘绝对世界’,如:只有善没有恶、只有美没有丑、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等等。
‘秽土’则是未断烦恼、未了生死的凡夫世界。也可以称为‘相对世界’,因为在这世界里,样样都相对、矛盾,例如:有生就有死、有男就有女、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恶……等等。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然是净土、是绝对世界;而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肯定是秽土、是相对世界了。
我们现在所住所生活的世界,佛经称之为‘娑婆世界’,是一个充满缺陷和痛苦的地方。特点是:
娑婆世界,有种种的缺陷和痛苦。‘娑婆’意译为‘堪忍’,即是不堪忍受的痛苦,我们都甘心地忍受了。佛经又称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浊’即‘污染’,‘恶’即‘恶劣’。
1、苦苦。世人既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
2、坏苦。那是每当偶尔出现的快乐失去时,所产生的痛苦。
3、行苦。那是诸行无常、不停变化、不得安定的痛苦。
1、生苦。在胎如处牢狱,出胎如钻穴隙,嫩肤一遇空气,痛如刀割,所以初生的婴儿,无不呱呱大哭一场。
2、老苦。人的身体发育到了顶点,即是老化的开始。这时生理退化,渐渐眼花耳聋,气虚体弱,动作迟钝,步履蹒跚。
3、病苦。人体由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四大元素所组成,四大不调时,就会生病,缠绵床第,呻吟不已。
4、死苦。死之苦比生之苦更剧烈,人将欲死,四大分散,痛如五马分尸,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5、爱别离苦。生离已凄怆,死别更断肠,以及好景凋逝,财产毁于一旦,凡此种种,都常使世人泪满襟。
6、怨憎会苦。恶的眷属来败家,或时常与仇人见面,都是难以言喻的痛苦。
7、求不得苦。求名求利,以及所谋不遂,皆令人百般无奈、迷茫、失望,浩叹造化弄人。
8、五阴炽盛苦。五阴又名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它的作用炽盛,把人的真性盖覆了,使人迷惑颠倒,妄生分别执著,造作诸业,故人死之后,复须再生。
人人除了上面所说之三苦、八苦之外,尚有来自人事方面的无礼、侮辱、诽谤、污蔑、漫骂、冤枉、加害等等,并有来自自然界的日晒、风吹、雨打、饥渴、寒热等等。
●但受依正庄严之乐,而无坏苦;
●但受三昧寂定之乐,而无行苦;
●有莲花化生之乐,而无胎狱之生苦;
●有相好光明之乐,而无衰坏之老苦;
●有自在康宁之乐,而无病痛之病苦;
●有寿命无量之乐,而无四大分散之死苦;
●有海会相聚之乐,而无与所爱别离之苦;
●有上善俱会之乐,而无怨憎相会之苦;
●有所欲如意之乐,而无有求不得之苦;
●有五蕴皆空之乐,而无五阴炽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