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小精悍,隽永传神《世说新语》三则赏读

(2010-05-18 22:45:27)
标签:

《世说新语》

小时了了

贼人

荀巨伯

蓝田

杂谈

分类: 课文赏析

                     短小精悍,隽永传神

                           ——《世说新语》三则赏读

                                    温梅开

《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土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世说新语》记事短小,语言简练,擅长从一言一行中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隽永。

记事短小,语言简练。

三则故事,篇幅短小,叙事简练。每则故事都不足一百五十字,但仍能把故事的全过程交代的清清楚楚。《小时了了》叙述了孔融到洛阳、拜见李元礼、反驳陈韪,过程清晰,文笔简练。《荀巨伯远看友人疾》由三部分构成:“远看友人疾,胡贼攻郡”为事件的起因;朋友与之的对话是事件的发展;贼人与荀的对话和撤兵为事件的高潮和结局。文章虽然短小,但叙事清晰,有条有理。《王蓝田性急》记述了王述吃鸡蛋的趣事,聊聊数语就讲述完王蓝田吃鸡蛋的全过程。篇幅的短小决定了语言的简练,如《小时了了》中孔融应对陈韪的话“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由陈韪的现在推断过去,仅仅八个字就把陈韪反驳得“大蹴踖”, 如此简约的言辞,巧妙地应对,让人拍案叫绝。

刻画人物,个性飞扬。

三则故事虽然都很简短,但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带有个性化的言行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神韵。对话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在三个故事中表现得尤为精彩。

《小时了了》记述了汉末著名文学家孔融幼时的奇闻轶事。“十岁”年龄极小,李膺当时“盛名”、官高、难见,小孔融要想见到李膺是非常困难的。“我是 李府君亲”,一语惊人,虽然进了门,如果李膺问该怎么办,让人替孔融捏了一把汗,李膺果然问“君与仆何亲?”孔融说起孔子曾向老子(相传老子原名李耳)问“礼”的师生情谊,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见识,令人赞叹。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全文纯以对话写成,其中荀巨伯的话“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是全文的中心,在他看来,义比生命更重要,突出表现了荀巨伯的高尚节操。“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诠释了真朋友与真德行;“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通过贼人的话又从侧面揭示了荀巨伯思想的高尚。荀巨伯用言行实践了孟子“舍生而取义”的大丈夫风范,大义凛然而掷地有声。

再如《王蓝田性急》中“刺”“举”“掷”“内”“啮”“吐”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王蓝田性格急躁的特点。这些描写把人物的个性展现地神采飞扬,把人物的形象表现地栩栩如生。

一言一行,昭示人性;短小之间,尽显风流。学习《世说新语》就要用心揣摩作者记言记事的方法。当然,感悟和践行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也是要义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