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映潮 评课

(2009-03-31 11:43:21)
标签:

余映潮

评课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这几天一直在余老师的网站浏览,想起20007年亲自聆听先生评的十节课,至今犹记得当时是听傻了!短短的时间内我都把墨水用完了,唯恐落下一个字!今天找出当时的笔记,复制到下面,回味一番!

 

 

评课

余映潮

文字整理:温梅开

    2007年,北方大厦。

第一节: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施颖雯 《女孩独立》

创意:以电话二字为线索,串起全文的教学,用反复改编电话对话的方法创造学生活动的机会,紧扣独立一词进行穿插式的有层次的讨论。

缺点:用数字进行评课。

1、提问次数34次以上,中上等水平。

2、朗读时间加起来5分钟左右。

3、让学生安静下来,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2分钟。

4、识字、识词的个数从客观上趋向于零。

建议:花一段很长的时间收集散文教学资料,研究记叙文类散文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王晓菁 深圳 翠园中学  《杜甫诗二首》

创意:用组合的方式连续两篇同一作者不同时代的诗歌,力图用情境设计的方式形成生动教学的氛围,运用一定的媒体手段并在反复朗读中进行文言诗歌的专题教学。

缺点:用设问的方式进行评课。

1、导入。导入播放《朋友》的歌曲,此歌与杜甫诗二首是否存在着有机的结合?

2、背景音乐。比较秀丽,描述江南景色的丝竹音乐,这种音乐作为诗歌教学背景音乐是否烘托出《望岳》的气势,《春望》的深沉与悲痛?

3、课堂上教学呈现出一种快乐的教学情境,这与《春望》深沉的哀痛能否合拍?

4、两首诗歌的难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诗歌中是否用了一定的力量去解决、理解、品析的?

5、和诗人交朋友这种情境,两种情境两种不同的氛围,在此种氛围中,尤其是第二首,诗人在命都不保的情况下,作者时刻面临被抓的的危险,用“交友”这两个字是否适合?

建议:花一段时间研究与实践文言诗连赏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姜秋红 山东青岛即墨教研室 《变色龙》

创意:用导学题纲的手法来形成教学的层次,用设置问题的方式代出课堂自学成果,整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显现出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缺点:采用“专题分析”的方法来评课。

1、专门分析这一课的提问。“与赵丽蓉的变,也是这样的吗?”不如直接切入到课题中。

2、导学题纲一,两个问题有交叉的部分。

3、导学提纲二,3个提问太大,没有充分时间进行各个深入的评析。

4、导学提纲三,“假如你是其中一个人物,你会如何做?”没有把学生引入对主旨的理解,放化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不助于对作者塑造人物表达目的的理解。

建议:试一试用选点突破的方式来尝试进行文章稍长的小说的教学。

第四节:郑凤梅 湖北江汉教育集团向阳中学 《俗世奇人》

运用版块式教学是路,用两篇课文的交融连读的方法,突出运用演讲的方式,充分利用老师自身朗读的气势,层次明晰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

建议:一个字的修改来评课。“切”

1、切去1篇课文,研读其中一篇。

2、切开绘声绘色演习这个版块。(30分钟,节奏显不出来,带来某些内容,分成几个小步来做,层次感不强。)

3、切掉一个7分钟长的无法解答的问题。

“你认为在今天社会中的这样做人,行的通吗?”这样说不清的问题去掉。把1个农民放入到当今社会中,跨度太大,理性上难以联系起来。

4、思考并实践从语文的角度来进行深化地阅读方法。如:品词论句,手法探究,语言特色赏析。

第五节:崔彦茹 石家庄25中 《紫藤萝瀑布》

创意:以朗读为基本手法,以语言品析,情感体验为重点,以听花之歌、赏花之美等四个步骤为基本结构,有目标地进行本课的欣赏教学。

评课:用欣赏细节教学美点的方式来评课。

1、开课结题。1分钟进入本课。

2、全课层次之美,听花之歌,赏花之美,品花之神,写花之语。

3、细节的滋润,圆滑。

如“赏花之美”,自由朗读标出写花的句子。注意:老师提示。然后才是发言,又进一步,第一段哪些词体现花之繁。作注音,语速等提示,朗读方法,再朗读别的段落,丝丝入扣,方便了学生。

4、铺垫与渲染。把背景介绍放入品花之神里面。

5、让学生静静地思考,老师不打扰学生,看,轻走动,细节做的好。课件简洁,明朗。

自我建议:多角度,多层次地体验并实践朗读教学的角度,本课角度很平常。如“从未见过这样盛开——”(赞叹,再说重点。)

第六节:愈文光 浙江上虞华维外国语学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创意:以老师抒情式讲解为基本手法,以画面为辅助手段,以某个段落为载体,自然地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评课:以微型讲座的方式评课。

教学思路策划:是年轻老师最基础的动力,分几个步骤走。考虑内容取舍,教学手法运用,起承转合层次安排。每个细节的琢雕没有思路,必是一片混沌,前有铺垫后有升华。

建议:进行课堂教学步骤上的研究与实践。

第七节:刘静 黑龙江大庆油田24中  作文课《品味亲情》

教学创意:以品味亲情为写作对象,以感受为中心活动,以反复进行感受为手段多角度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亲情并进行写作训练。

评课方式:采用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来进行。没有明确的训练点,品味亲情不是训练点,假设点为:记叙文写作指导(友情,亲情类作文)——结构指导。

导入:选文1、通过1件事来写一个人。让学生感受结构之一。

选文2、通过一件事来写几个人。让学生感受结构之二。

选文3、通过多件事来写1个人。让学生感受结构之三。

选文4、几件事写几个人。让学生感受结构之四。

理解性的总结,再写作文。

建议:重点研究通过几件事来写几个人的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第八节:刘卫东 河北保定育德中学 《曹刿论战》

创意:以朗读为熟悉课文手段,以字词理解活动为基本活动,将文言知识教学穿插其中,以人物形象分析提高语文教学高度,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

评课:以评论的方式来评课。

优秀。1、第一次有了让学生活动超过5分钟,交流字词,理解,总共长达20分钟的字词理解。

2、长达8分钟的朗读训练,本课课文总共读了3遍。

3、巧用材料,用理解性的话作为小结很精彩。

4、第一次教学内容都在本课之中。

建议:尝试一课多案的研究。

第九节:刘飞鹏 宁夏银川回民中学 《夏》

创意:着眼于学生基础设计,以听读领起,在观看画面之中感受在对课文句子品析中欣赏,通过师生对话来领会全文内容。

谈三点建议:

1、建议补上文意把握,不是简单的概括。认识文章的理路,为什么这样安排段落,为何不能调换,再进行品析,不能单纯进行品析,很仓促。

2、建议延长读的时间,要重点,反复地朗读。

3、深化对课文语言特色的赏析。

本课表情达意,每字可评点,美在句式,作者用多种手法来形成对称之美,前后照应。

建议:反复探索,操练精段品读的教学方法。怎样多角度。

第十节:李巍 新疆乌鲁木齐19中 《背影》

创意:在整天感知中初步理解课文。在朗读之中感受文章的动人之处,用切入到第五段重点段进行品析,从而让学生感受渗透在文中的情感。

评课:谈一谈我由此刻的一个弱点联想到一个经典教学中铺垫手法的缺失。

本课有特殊的背景,正因为背景才会更加感人。时代背景要进行详细地介绍,少了一种社会感。《望岳》缺少命运感,《紫藤萝瀑布》文革的背景再铺垫,时代感有时候还需要多个层次的铺垫。

建议:用长时间探讨教学方法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做的更艺术一些。两个标格,图形不好,文字表格不得体,如《药》,鲁迅,用表演方式不得体。

 

十节课不利的方法:

1、毫无联系式拉扯式导入。

2、吵人的音乐声。读书,看画面,思考融为一体,需要6只眼睛,已超过老师的声音。

3、硬性的迁移、拓展。“环保”等

4、言过其实的夸奖,掌声鼓励。

5、频繁的分组活动。

6、板书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心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