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观精要【补充四】无遮和非遮

(2014-07-03 08:45:28)
标签:

佛学

更敦群培

分类: ■中观论典学习

补充阅读

 

4.无遮和非遮

 

按照《藏汉大辞典》的解释,非遮(ma yin dgag)是“认识自境之心或称述自境之声,在已破自境应破之处引出其他事物者。如云:‘胖子天授在白昼不进食。’说是胖子,明其要进食;否定其白昼进食,即引出其在夜间进食。”宗喀巴曾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五中详细解释了非遮“牵引或成立余法”的三种类型:

 

非遮,谓心遣所遮法已,更牵引或成立余法。如欲明某人是首陀罗种姓,曰此非婆罗门。此语非但遮婆罗门,亦成立离婆罗门外之首陀种人。于引余法中又分劈引、直引、时引三种。初如云:胖祠授昼日不食。此语义饮余法。二如云:有无我。此语能遣所遮及直引余法。上二是别引,亦有一语俱引者,如云:胖祠授昼日不食而不瘦。三如已知某人非刹帝利种即婆罗门种,然未决定究为何种。若于尔时云此非婆罗门。此语虽未明说而意已显。般若灯论大疏引颂云:“其遮由义显,一言而成立,彼俱不自显,非遮余是余。”

 

因为非遮在否认的同时,会牵引或成立其他的东西,所以它被认为是有染污的遮法。与它不同的是无遮,无遮(med dgag)是“只是否定自己之应破分,遮遣其余异类所遍。如云:‘无山’,但遮其有。”(《藏汉大辞典》)

 

按照传统的见解,无遮是不会“牵引或成立余法”的,所以对格鲁的学者而言,无遮是无咎而清净的。但是在更敦群培看来,一般的“无遮”、“无山”的否定,其实也会“牵引或成立余法”。因为无遮有两种。

1一种是“低劣的无遮”,即有针对性的对某物破除其自性;

2一种是“胜妙的离戏”,即视一切万法为远离四边的无遮。

前边如宗喀巴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五中所说的“故抉择无自性时这所立,即唯遮所破之无遮”;

后者则是更敦嘉措在《辨了不了义论释难》中所说的“离戏”:“未知唯破戏论所显实性,远离一切戏论之边,即是无遮”。

在文中第201段,更敦群培针对性地阐述了这个问题:

 

一种是“无有瓶子”的无遮,还有一种无遮是“无有万法”,这两种“无”的无遮是不可能有相同之处的。在前一种情况下,不可能不生起非遮之染污,比如虽然瓶子为无,但是却想着[它所放置的]地方为有。

 

更敦群培只肯定后一种无遮,他引用了更敦嘉措的话:“所谓无遮不是说兔角不存在,而是远离你们承许的戏论。”

 

在宁玛巴方面,米滂仁波切在他的《定解宝灯论》中针对七个甚深难题进行了辨别论述,其中第一个就是“究竟见是无遮还是非遮”。他总结说,在藏地,噶当派(其实是指作为新噶当派的格鲁派)认为究竟中观见是破除实有法的无遮,而其他的教派则认为究竟胜义是非遮。而宁玛派则不承许任何一种,因为非遮和无遮都是分别心所假立,如果仅仅是思维抉择空性的道理的话,要问宁玛派是无遮还是非遮,那么可以回答是无遮。

 

由于无二大智中,谓无所破遣除后,

单独无遮或非遮,破后余法为何引,

彼二假意假立许,实上二者非承认。

远离一切破立二,超意本来之法性,

由思唯一空性理,若问可答即无遮。

 

这个两种遮都不承许的态度,在更敦群培的开示中也有相同的表露,他这样说道:

 

猫和狗体验到的各种念头只能用三四种猫狗的声音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它们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同样地,我们这些凡夫和已经证得了大力的菩萨相比,甚至连猫狗的层次都达不到。了知全部诸相的密智所能见到的离边离系的法界,又怎么可能是在分别心的一管之内,用“无遮”或“非遮”等来比喻阐述的呢?(正文第82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