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氏试剂与它的发明人格林尼亚

(2013-10-14 16:58:17)
标签:

文化

格林尼亚

格氏试剂

高富帅

维克多•格林尼亚187156日出生在法国工业城市瑟儿堡,他的父亲是造船商,有万贯家财,是典型的“富二代”。仗着父母溺爱和家境富裕,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倒是白日做梦要成为王公大臣。偏偏他又长得高大英俊,正如当下所说的“高富帅”,大把年轻貌美的姑娘找他谈情说爱,十足一个花花公子,纨绔子弟。

这样一个人竟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绝对叫人大跌眼镜。命运有时就是如此神奇,格林尼亚21岁那年,一个刺激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参加了一个宴会,邀请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跳舞,这位美丽的姑娘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了视线!”从来没有人这样当面斥责他,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他幡然醒悟,悔恨碌碌无为的过去,决心改过自新。有道是,知耻近乎勇,他离开了家庭,留下的信中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父母也深知教育儿子的失败,如今儿子“浪子回头金不换”,老两口没有阻碍格林尼亚,只是默默等待儿子的好消息。请允许偶向这位女伯爵说声感谢,没有她的提点,或许就不会多一位著名化学家了。

格林尼亚想进里昂大学读书,但是由于上中小学时学业荒废得太多,根本不够入学的资格。正在他为难之时,波韦尔教授收留了他,帮助他补习功课,经过两年的发愤苦读,格林尼亚终于补完了被耽误的课程,作为插班生进入里昂大学学习。用2年时间就补完了多年耽误的课程,可见格林尼亚是极具天分的。

在里昂大学,他有幸得到了有机化学家巴比埃的器重。巴比埃是金属有机物的专家,他早就注意到,金属锌可增加碘代甲烷的反应活性,后用镁代替锌,制成了烷基碘化镁。他于1899月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在后来的试验中,结果并不总令人满意。所以他认为这些反应不可靠,不足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合成通法,因此没有再进行进一步的工作。

格林尼亚当时正在巴比埃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正好需要一个课题,巴比埃就建议他继续研究这类反应。他改变了思路,将注意力从产物转到分离活性中间产物——有机镁化合物。他将镁与异丁基碘一起加热,开始反应后立即加入无水乙醚,观察到反应继续激烈进行,镁不断溶解,反应很好。如果用溴代烷代替碘代烷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用这些有机镁化合物与醛、酮反应,以满意的产率得到醇类化合物。如果将镁直接置于无水乙醚中再滴加卤代烷,反应可在室温下自然发生,加热是不必要的。制备这种“万能”合成试剂并不复杂,利用它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学基本原料,如醇、醛、酮、酸和烃类,尤其是各种醇类。这些反应最初被称为巴比埃-格林尼亚反应

RX + Mg              RMgX

巴比埃不愧是一位情操高尚的科学家,他不掠人之美,坚持认为这种试剂的研究与推广归功于格林尼亚的艰苦工作,后来将RMgX称为格氏试剂。1901年,格林尼亚出色地完成了关于格氏试剂研究的博士论文,获得了里昂大学博士学位。当时,离开格林尼亚独自从家乡出走已经整整八年了,这个消息传到瑟儿堡,引起了他的家乡人民很大震动,昔日纨袴子弟,今朝杰出科学家,瑟儿堡为此举行了庆祝大会。古有诗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用在格林尼亚身上真是最贴切不过了。

 

1912 11 13 日,格林尼亚因格氏反应对有机化学发展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格林尼亚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他认为要与老师分享诺贝尔奖,而老师则坚持将荣耀归于学生,两人一直保持纯洁的师生情谊。同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还授予了研究有机脱氢催化反应的萨巴蒂埃,他的合作者桑德林却因为未能分享诺贝尔奖而与之交恶,失去了宝贵的友谊。

格林尼亚获奖后,不久收到了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寥寥一句:“我永远敬爱你!”没有当年女伯爵的逆耳忠言,格林尼亚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如今又写信祝贺,此番深情,无以为报。

格林尼亚也是一位化学教育家,以他教授有机化学的讲稿而整理成的《有机化学通论》后来出版成书,他还亲自参与了23 卷的巨著《有机化学手册》的部分编写工作。中国的周发歧教授等,曾经在格林尼亚的指导下做过好几年的研究工作。格林尼亚于1935 12 13 日在里昂逝世,终年64 岁。http://s12/mw690/425ecf82gx6Dq0lSpp91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