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学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

(2006-11-29 09:16:17)
分类: 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组合。从主客体关系来划分,主要构成要素是化学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从时间流程的维度来划分,主要构成要素是化学教学目的、化学教学内容、化学教学方式与化学教学结果。

一 化学教师与学生

化学教师和学生均为化学教学系统中的人员要素,是控制和制约化学教学系统运行的主导因素。

众所周知,化学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认识活动,离开化学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这种具有学科特征的、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化学教学系统而言,化学教师与学生在使这种教学认识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与能动、主动的功能,形成新质的整体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自从化学专家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教授工作开始,不论现代化学教学媒体的有无,化学教学系统就基于化学教师(化学专家或化学教育专家)和学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质的显现乃得以保证。

二 化学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媒体是化学教学系统中的物质要素,是信息的载体或信息传输的通道。

我们这里讲的“化学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化学教材(文字教材和声像教材)、化学教具(模型、标本和图表等)、化学实验设施和电教设施等。

三 时空要素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他教学系统一样,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运作,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化学教学系统是在学校这样的特定空间里,化学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借助于化学教学媒体)的时间流程。

从空间要素来看,要准确把握其特殊性和局限性。所谓特殊性,即以简约化的形式对一定年龄的青少年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教育,这种教育(教学)形式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所谓局限性,是指因在有限的空间里,学生接触的对象、认知的事物总离不开规定的范围,尤其是在单一课程模式的限定下,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偏重于理性认识、间接知识的范畴,容易形成主要是认知性的学习。因此,在化学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要采取空间上的互补措施,如走向社会、让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或安排课堂外的活动,以克服常规教学在空间上(当然相应地从内容上)的局限性。

时间要素是维持化学教学系统作为一个连续运行的、最根本的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从宏观上讲,学生学习或化学教师教授有学年、学期、单元、课时之分;从微观上讲,师生间或师生与化学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时间流程中消长(涨落)。学生的用脑卫生,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总要服从于教学规律本身的要求,使学习与教授、保持与强化等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内合理运作。教学实践证明,那种平时赶进度,留出时间强化复习的做法,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