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大爷海游记

标签:
游记旅游 |
(2011年11月26日)
太白山我以前游过5次(1995年前后随单位春游,2005年陪同马鹤年游览,2006年随同程廷江游览,2007年与党校同学同游,
给7个人(JCHY、MTM、LYH、CDY、WFB、WFL、QXX)打了电话,他们都这样那样的事,没有两天空闲不能同行,孙娴可去,他老公杨碧轩也可同行,我约了老婆,只确定下4人。感觉同行人偏少,希望同去8-9人,我又联系了ZHGM,他开始说可以和老婆一起去,还说他再联系1-2人,可后来又去不了了。杨碧轩还联系了XCH,可是他在外地回不来。我觉得人少,心有一点动摇,可是想到不能又等一年,况且已经给宝鸡的何熙祥说过,孙娴、杨碧轩、滕跃已说好,就下定决心,去!
于是,8月27日晚我在超市买了一些食品,约好同伴8月28日(周六)9:00出发。杨碧轩驾车与孙娴如约到我和滕跃的住地会合,我们朝心仪已久的太白山大爷海进发。在车上一路述说着期待、筹划的心路与历程,述说着神奇的太白山。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横卧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太白县,西安市周至县这3县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是秦岭山脉的最高峰,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山顶终年积雪,盛夏积雪之景色奇丽、时间之久、蔚为奇观,银光四射、百里可见,因而被称太白;“太白积雪六月天”
太白山(下载照片)
太白山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了一幅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的生动画卷,这里山峦叠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静瑰丽,曲流溪涧,晶莹碧透,烟雾浩渺,吐珠溅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画。置身其中,峡谷壁立,石径萦回,古枫垂阴,沟壑幽深。阳春,草木吐翠,万花争艳;盛夏,绿荫夹道,凉风习习;金秋,山果串串,枫叶显媚;寒冬,玉树银装,山武银蛇,温泉吐雾。这里有“斗母奇峰”的挺秀,“平安云海”的怡然;“骆驼神树”、“放羊古寺”的传说,“菩萨大殿”夕日的恢弘,不仅一山一水、一沟一壑、一峰一石都很别致、优美,就连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树一枝也都那样美妙、神奇。踩着如茵的绿地,林海茫茫,浓阴匝地,灿烂的阳光透过如伞的树冠,金黄的光斑洒满蜿蜒的小径;呼啸的山风掠过头顶的树梢,遥远的呼吁声在林中回荡。脚下,古道蜿蜒、曲径通幽。鸟儿在耳边鸣唱,秋虫在溪边弹琴。远望山岭青翠,层峦叠嶂,飞瀑流泉,风光宜人。近看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莺飞燕舞,风光诱人。脱凡超俗之感油然而生,思古怀幽之情悄然而至。宁静深沉的森林,清新湿润的空气,令人陶醉与神往。因而民间传说:天下名山都游遍,没游太白不上算。
进了太白山山门驱车前行,滕跃惊叹沿途风光的秀美,她第一次到太白山来,相约来时欣然应允。我和杨碧轩、孙娴都曾来过,考虑到目的地是大爷海,所以进山的这一段没打算做停留,欲一直驱车往缆车站。可是滕跃意外地有些晕车,山道弯弯中忍不住想吐,汽车只好走走停停解决滕跃的时艰时痛。我暗想,她还能上山吗,怎么安置她呢?可话到嘴边又掩住了,心里还是期望她同往大爷海。
到了缆车站下面的停车场,我们“不大不小”的吃了一通,(一碗西红柿鸡蛋面15块,一小碗米饭6块,家常菜在28-88块之间;其实也该,毕竟在山上呀!)然后乘缆车往山上。走到“天圆地方”,海拔3511米之地,竖立着黄河、长江分水岭的石碑,我们驻足拍照、留影。
到了太白山保护站(小文公庙之地),上次进到里边不需要买门票,现在需要了,据说5-10月需要。听说从这里到大爷海9公里,我们计划走到目的地宿营。进去后,走不多远沙土路,就进入冰川遗迹之中,横穿而过。心情相当激动。从山顶“飞流直下”的大范围的气势壮阔的冰川奇石,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角峰、刃脊、槽谷、石海、石河、石环、石玫瑰、冻融岩柱等,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如禽若兽,似人若仙,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石头上不同时期的青苔弥生,一看就有沧桑之感。行进中,我们不时拍照,激动不已。
我们越走越累。不时遇到下山的人群,合计有八--九拨、二十几人。当走到“大文公庙”时(这里海拔3500多米),一打听才知小文公庙到大文公庙7公里,到大爷海还有5公里,查看游览图,感觉与比例吻合。这时已近落日,担心暮色苍茫中走到半途天黑,决定住下。滕跃一路走的比较慢,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孙娴走的比较轻便,情绪也比较高涨;她说进入到冰川奇石地段已有两次,但都未走完而折返。杨碧轩的体重较大,平时对爬山兴趣本也不大,但一直坚持。
太白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名山;山上庙宇属楼观台管理,道士受楼观台派任;自汉代就有道士在此活动,直到现在从未间断过;每年六月份,是庙会活动时间,会期长达一月之久。太白山上无闲草,认得草药遍地宝。隋末著名医药家孙思邈隐居太白山10余年,从事医药研究,为民治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里修了药王殿,香火很旺盛。大文公庙这里,并无像样的庙,只有比小文公庙还要简陋的烧香拜神场所。
住下后,我们找“店家”做些吃的,约好熬了一高压锅大米稀饭。(60块钱,我们和其他游人共9人吃完;这里方便面、西红柿鸡蛋面都是15块一碗,一暖壶开水20元,缆车站那里也是这样收费,相比之下那里稍贵、这里反倒收钱有点少了。食品背到这里很不容易的哟。)在这么高海拔、这么人迹罕至的地方,吃着我们背上山的食物,喝着刚熬出的稀饭,别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嘴头。
吃饭前后,我们在睡觉的铺位上玩扑克游戏“挖坑”。这里没通上电,但可以自己发电,交50元给供2小时电。提供蜡烛倒是不另外收费,我们就即经济又浪漫地“秉烛玩牌”到近23点。
睡前到房子外面“小解”,寒气袭人。房子是用组合板拼装而成的,还比较新。床铺是架子床,我们住在“条件比较好”的房子里,约15平米的房子里,安放着5个架子10张床,住一晚每床位收70-80元。房子外面稍远处有专门的厕所,我们在月光下、在寂静的夜晚里,没去厕所,有意享受了天然的“方便”待遇。被子提供的足够,刚睡下有些潮湿。在高海拔地方睡觉,睡不踏实,这个经验我已有过多次。一夜似睡非睡,6点多起床,感到比在拉萨睡觉要好过些,在拉萨睡,夜里要2-3次被口渴、鼻腔干燥而搞醒。
背景为大文公庙宿营地
早起,店家不提供洗脸、刷牙水,我们只好用前一天晚上买来的暖壶里的水,打湿毛巾湿润一下刚睡起来的脸和眼。随即,我们朝大爷海进发。刚出发就面临1公里多路程的爬高,刚起床、腿脚不灵活、缺氧、爬高的气喘,交织在一起,我们走的都很艰难。滕跃走的最艰难,孙娴的兴致有点高,不停地照相,她到底年轻,体力恢复的比较好。我们走一小会,就要等滕跃一会;看着她的艰难,想到大爷海还比较遥远、况且几小时后我们还得原路返回到这里,还得再走4-5小时才能回到停车场,我动议滕跃留下,别去大爷海了,在住地等我们回来。她听到这话,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可想她当时的心境!
晨雾中
疲惫之状
在比较浓的晨雾中我和孙娴、杨碧轩继续前行。沿途我们有三、五次停下拍拍照,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这罕为人至的地方的奇异景致。
太白山云海(下载照片)
可是,疲惫严重地袭来,腿困、腰困、气喘。艰难中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8点多我们先到达“拔仙台”附近。远远望去,拔仙台似一个不规则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入云。拔仙台又名八仙台、拔仙绝顶,三面陡峭,雄险无比,是太白山和秦岭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也是世界罕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角峰。在太白山众多景点中,拔仙台最险要、最雄伟、最特殊。相传拔仙台是姜子牙(仙界组织部长)斩将封神的地方。到了拔仙台山脚下,我们已无力登攀。前一天在上山的路上,我们还打算先登拔仙台、再去高山草场呢。我们被疲惫、缺氧所困,眼望着近在咫尺的它,却不能攀上去,有些可惜,也许下次登它,也许留下永远的遗憾!站在山峰脚下,我们依然领略了大自然的雄伟和神奇,体会到心旷神怡和登峰造极的感觉。
顶部是八仙台之巅
当看到隔着一道山坳的大爷海时,我们兴奋了!那就是我们渴望登攀的大爷海哪!我们头顶蓝天,眼望脚下远方的白云、近处的大爷海,不仅想起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但兴奋实在是有限的,因为疲惫、缺氧,也因为它不像画卷中那么引人入胜。
大爷海全貌(下载照片)
到了大爷海边上,我们拍照,我们取出毛巾洗脸。这时的大爷海里的水是清澈的、寒彻的,没有浮游生物、没有一点杂物;手伸进水里,刺骨的寒冷。据说这里有一种鸟儿叫净水童子,如果湖面有草叶或其它杂物,它就立即用嘴衔走;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使人感到神奇的是,大爷海三面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却能清泉汩汩。
水是清澈的
到了大爷海的坝子上,我们预约店家煮方便面吃。价格和停车场、大文公庙一样,我们意识到这是有统一定价,可是这里实在应该收费高些。在晨起、苦行之后,喝着海拔3600多米处的方便面汤,心里有些许可叹的满足。
我们在大爷海遇到一支驴友队,声称他们在用4天走完别人5天的行程,透着一股骄傲。大多数人都背着20公斤的行李,脸色黝黑,也有一个脸色白嫩、面容养眼的姑娘,自称是入伙不久者。吃完方便面、休息片刻后,我们朝驴友队员的方向走去,想看看高山草场。
可是刚刚攀上一个高差并不太大的斜坡,就气喘不止。我们互相探寻地对望,会意的苦笑,决定不再前行,就地四面了望了望。这里,有着特别的景致、特别的感受,洁净、空寥、与神仙同在。
了望一番景色,我看到杨碧轩的嘴唇发青,问他,我的嘴唇颜色,他说是青的,看看孙娴,才知大家都严重缺氧着。我们迅即折返。又在大爷海小停,并在海边摆POS照像。
返回大文公庙的路,走的比较艰难。缺氧的累积,双腿的疲惫,使我们走走停停。停下时就拍拍照,拍些觉得有趣的照片。
5公里的山路仅仅遇到5个人。其中两人是我们前一天上山时一同歇息在大文公庙的。遇到的一对父子,长的相当清瘦,儿子约13岁,问知,每年上一次太白山,感到钦佩。遇到一个独行者,比较专业,背着沉重的行囊,在一处休息时在吃桂圆肉团,说是最好的登山补品。到了大文公庙边上的山脊,看着晨雾中山坳里的昨晚宿营地,一阵轻松感涌上。
9点半左右我返回“昨晚宿营地”,与滕跃会合,叫她起来吃东西,我又躺进被窝歇息。过了片刻,杨碧轩和孙娴也到达,我们商议一块睡会,11点左右继续返程。
11点多,我们小憩后整装返程。由于补了觉、补了氧、歇了腿脚,感觉好多了。重新走在“冰川遗迹-石河瀑布”中,激动仍然不时升腾,在几处我们驻足拍照。
快15点,我们到了小文公庙,还了租赁的棉衣,在寒风习习中下山。
返回“天圆地方”,游人又开始增多。我们到了“滑索站”,分乘两个滑索下滑,一为了体验,二为了少走点路。下了滑索,没走多远就到了缆车站,坐缆车下山,然后上车出山。辛苦Y
17点多与H等人在山口会合,朋友之情高涨,推杯换盏,笑声朗朗。是晚21时多我们回到西安城,城市的喧嚣又灌满着我们的耳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