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10894028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路向南12省市自驾游(汕尾、汕头、潮州,南澳岛)
(2021-06-10 05:19:09)
标签:
汕尾市遮浪半岛
汕头市妈屿岛
南澳岛
潮州广济桥
甲第巷
这里是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半岛风景区。
这里是南澳岛青澳湾
这里是潮州韩江上的广济桥。
这天从海陵岛出发前往汕尾市,路过虎门镇来到林则徐硝烟池旧址参观,针对鸦片战争抗英史列,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再教育。
本次旅行前边参观了红旗渠,后池梯田 。今天参观虎门硝烟旧址。后边我们还参观了汕头地下交通站,古田会议旧址。通过参观学习从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潜伏在白区的英雄,到红军发展历程,使我们这次行程上升到了红色旅游的高度。
早晨在汕尾住宿的海滨假日酒店窗户拍海湾日出。
汕尾海湾渔港。
俯瞰汕尾市。
这里是汕尾市红海湾观世音旅游风景区,有好几座庙宇许多当地人在烧香拜佛。
这里还有一位类似美人鱼的雕像。
在观世音旅游区旁边还有一个风景区叫遮浪半岛,就是无人机下面拍摄的像甲鱼似的半岛,甲鱼脖子两边的沙滩一边有浪,一边没浪所以叫遮浪半岛。
当地人说有风的天气时特别明显,一边风平浪静一边波涛起伏。可以看到甲鱼的左前腿位置就是观世音风景区。
在家谈论这次旅行时,计划要来品尝潮汕美食,小弟的夫人一听就两眼放光,她也属于吃货一族,早就渴望潮汕美食,于是约定在汕头会面一同大块朵颐一番。在汕头机场接到她美食之旅正式开始。当晚就在珠江路美食街扫荡一遍,无非就是海鲜类的常规菜肴,不过味道的确鲜美。
这里是来到汕头市老城区,大多是上世纪初的建筑,靠近马路的建筑都是骑楼形式,看来刚刚整修沿街外墙面,还没形成商业旅游景区的规模。
再走进巷子里面一看能吓一跳,两边的危房摇摇欲坠,走在中间都拍楼上掉下东西砸到我们,这种面子工程什么时候可以丢弃。
这是在老城区的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站旧址,当年的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在敌人眼皮底下战斗,令人敬佩。
这里是交通站内部结构,对外的公开身份是电料行。楼上二位女士就是本次美食之旅的主角。
汕头似乎没有太好玩的风景区,妈屿岛还算一个比较好的去处,位于市中心榕江入海口上的一个小岛,汕头海湾大桥经岛而过。
妈屿岛的海滨浴场水清沙细滩面平缓,滩中有一巨石下红而上黄,裂纹似花瓣,名牡丹石。
小岛上渔民新村的墙壁上、台阶上画着许多壁画,将我们融入如画中还增添了几分情趣。
两位美食主角先坐在画里品尝一下潮汕功夫茶。
我坐在树干上歇歇脚。
上面这幅画是说的当地特色潮汕鱼饭,我们今晚就去品尝。网上推荐来汕头一定要品尝潮汕鱼饭,具体怎么吃法并没有解释。
村内有两座天后古庙,当地人称之为新、老妈祖庙。
在妈屿岛玩到傍晚回到市里,来到富苑饮食餐厅,这里是汕头最正宗的潮汕鱼饭餐馆,餐馆很大人满为患。
一进餐馆就有些发蒙,当服务员知道我们要吃鱼饭,就带领我们来到展台点鱼。
将近百十来种海鱼有很多我们都没见过怎么点,服务员还催得急,我们都蒙圈了,最后点了三条熟悉的普通鱼便上桌就坐了。
一会儿服务员就端来刚才点的三条小鱼和一小碟豆瓣酱,鱼的颜色什么都没变,只是用盐水煮了一下就端上来了,我们六只大眼瞪小眼的目瞪口呆都看傻了,问服务员她说这就是鱼饭让我们等一会儿,我们以为等会儿可能在桌上现场加工呢。
一会儿服务员又端来三碗白米粥,说可以吃了就走了,大家都能想象的到,我们当时的尴尬场面,问服务员怎么吃,她说就这么吃,喝一口粥加一块鱼,我靠,我们反应了半天然后笑的前仰后合了,原来鱼饭就是过去船上渔民出海时吃的最简单最省事的饭。
其实餐馆还有很多煎炒烹炸的菜肴,而我们偏偏点到最原始的烹饪方法,幸亏刚才还点了两个小菜,凑活吃完了潮汕最有特色的鱼饭。两位吃货大咖、大师级的人物,居然在汕头因为吃,蒙受了如此难堪狼狈的窘态。
离开汕头前往南澳岛观光,特别推荐汕头八合里的牛肉火锅店应该品尝一下,牛肉鲜嫩可口,入口即化(是正常美食,不是特种餐)
这是南澳大桥,桥全长9.342公里,连接大陆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
这里南澳岛的青澳湾,是南澳岛最大的海滨浴场,现在正在大力开发旅游设施和房地产项目。
青澳湾全景图。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130.9平方公里,这是航拍南澳县和渔船码头
南澳岛周边海域有着大片的海水养殖基地,这里大概是贝类养殖场,各种颜色的浮球代表一种贝类。
随着南澳大桥的建成,这个古老的灯塔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下午到达潮州市,住在老城一家客栈,之后开始老城逛街。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是华侨之乡,潮州美食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老城临街建筑基本以骑楼为主。
看这个店名起的多豪横,老字号鸭屎坪坑头,霸气的很,其实就是茶庄。
这里还有打出国营招牌的正宗老店,来吸引上了年纪人的回忆。
二位吃货大咖参考网上信息,又在认真研究今晚美食菜单。
特别推荐潮州的“蚝烙”鲜香俱佳,生蚝个大肉嫩,五味俱全。在此美食产地满街的佳肴看了就让人垂涎三尺,怎奈肚子容量有限,只好一饱眼福吧。
这是肠粉不同于内地的模样,其貌不扬,堆于一摊,但是现场制作,爽嫩柔滑,各种馅料精心调配,不看色、形,细细品味,齿颊间留香持久,回味悠长,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老城中屹立着40多座形式各异的石牌坊,据说都建于明清两代,每一个牌坊都记载着一段历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人文景观。
潮州古城面向韩江一侧有非常完整的城墙,大概是为了防御来自水上的敌人,可能还有防止水患的
功能
吧。
这是潮州最大的城楼,广济楼。
这里是 竹木门城楼。就在我们客栈的旁边。
酒足饭饱之后来到韩江边,欣赏江边夜色,潮州老城隔江而望的笔架山景区,晚上满山的景观灯亮起,照亮江面。
这就是潮州最著名的广济桥,潮州八景之一,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它全长518米,是连接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通要道,具有经济上,军事上的重要性。广济桥始建于南宋(1171年),最早以86只船架设的浮桥,并在江中砌一个长宽为五丈的石墩,以固定浮桥。
之后多次被洪水所毁,又多次重建,历朝历代在重修改建的同时,逐渐增建石墩,石墩上又建桥屋、桥亭,最后形成现在的梁式桥与浮桥相结合的桥梁。
此桥解放前已残破不堪,1958年加固维修,2003年按照明代风格全面维修。广济桥不仅结构独特,装饰也非常精美,历来有江南第一桥的美称。
这是观光潮州老城中牌坊街的甲第巷,在古代是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从“甲第”的名字就可想而知。甲第巷不长,一路走去约有数十个明清大宅。
大夫第、儒林第、宗圣世家、外翰第,等等响亮的匾额,不是随意自封的,它托起曾经的风光。这里依然保留着旧时的古老气息和先人的室居,
这些古民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记载着无尽的古城风情,沧桑岁月斑驳了时光的痕迹,可见的却依旧是当年的繁华,古韵风味犹存。
在大宅门的旁边都有一个下人进出的小门,这位女佣正准备出门为东家采购些吃食。
白天参观广济桥,每个桥墩之间用大石条连接,形成梁式桥,主航道处用18只梭船组成浮桥, 整座大桥由 浮桥梁桥组合而成,每天下午五点打开浮桥,晚间便于船舶通行。
现在的广济桥分为三段,靠市区的西岸部分,长137.3米,有桥墩八座,东岸部分,长283,4米有桥墩十二座,最小的桥墩表面积超过60平方米,大的大岛200平方米以上,中间是浮桥。
在洪水季节打开浮桥还便于泄洪。广济桥被桥梁专家毛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现在是傍晚五点,工作人员在操作打开浮桥。
本篇完,下一篇航拍福建土楼。
续武林秘籍2012的博客
点击这里可以观看我的所有旅行游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一路向南12省市自驾游(航拍海陵岛)
后一篇:
一路向南12省市自驾游(航拍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