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10894028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次不走寻常路的旅行--聂拉木到吉隆
(2021-02-07 15:50:23)
标签:
摄影
西藏自驾游
西夏帮马峰
吉隆镇
佩枯错
佩枯错远眺希厦邦玛峰。
云山雾罩雪峰峻岭。
接上篇,早晨从聂拉木出发前往吉隆县,不久来到希厦邦玛峰观景台,我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三次,老话说事不过三果真如此,今天终于看到她的真容。
西夏帮马峰,唯一一座全部在中国境内的八千米级高峰。
高耸入云的雪山千里冰封的奇观是我的最爱,为此一次又一次的不畏高远只为与你相见。
西夏帮马峰观景平台,据说在旅游季节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要买门票。
观景台的门楣上写着南亚门户,希峰故里。
这就是我们行走的路。
我们沿着小路绕道佩枯错的北岸,湖水映衬这雪峰,湖边散落着原牧民坍塌的房子。
佩枯错面积300平方公里,海拔4600米,紧邻西夏帮马蜂,又是一处神山圣湖的美丽传说。
欣赏湖边美景,支起桌椅,架起炉灶,吹着微风,晒着太阳,吃着美食,品着咖啡,在千里奔波中享受片刻的宁静、安逸,暖暖的太阳晒得我们昏昏欲睡,如果再有张床那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原散落在湖边居住的牧民,国家为他们修建了新村。
从聂拉木到吉隆几乎围着希夏邦马峰转了大半圈,西夏帮马峰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风组成,整个枯岗日山脉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西夏帮马峰周围。
一般来讲西夏帮马山区上午风轻云淡,山峰清晰可见,中午以后云雾逐渐增加覆盖山头。
这是通往吉隆的峡谷,照我们电力系统的话叫线路走廊,看样子走廊还很拥挤了,电力、交通、河流、通信、将来还有铁路,都要挤在这条走廊内。
离开佩枯错开始翻越马拉山口海拔5260米,翻过山口就是喜马拉雅南坡的吉隆沟,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又直的沟,海拔从5260米直降到中尼口岸1800米,在如此之小的范围内,竟然四季并存,从终年积雪的山峰,到谷低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世外桃源,仅仅不到120公里的距离,不得不惊讶大自然的神奇。
吉隆镇地处喜马拉雅山南侧,距离尼泊尔口岸23公里,海拔2600米,素有喜马拉雅后花园之称,由于尼泊尔地震樟木口岸被毁,现在吉隆是唯一中尼口岸,可能以后这里将作为主要口岸了。
这是吉隆镇中心千年古刹帕巴寺,是一座尼泊尔风格的寺庙,是为松赞干布为迎娶尼泊尔公主而建。
站在吉隆镇向四周观望,山还是那座山,从寸草不生的雪山一路就变成了绿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抬头就可以看到远方连绵不绝的雪山,在瓦蓝天空的映衬下颇为壮观。
吉隆镇两边的山坡上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乃村,一个叫扎村,高度大约都在3100米以上,神奇的是在那高高的山顶上有大片平坦的耕地。
这是姆拉错,在前往扎村的路上,据说只有在十月份以后才有水。
扎村和乃村分别在吉隆沟的两侧,我们选择了扎村,因为扎村上边大约3500米的高度,还有一个叫朗吉措圣湖。
车子沿着坑洼不平的盘山土路艰难的攀爬着,穿过扎村继续向上终于到达朗吉措停车场。回看远处隔沟相望是乃村,近处有大片耕地的是扎村,就像张家界的空中田园。
朗吉措很小的一处高山湖泊,从停车场还要步行翻越一座山梁才能看到圣湖,幸亏已经修好栈道,所以说想朝拜圣湖不付出些辛苦是不灵的,遇到许多当地藏民是从吉隆镇爬上山来转湖的,可想众信虔诚之心。
牦牛也在高岗上向着圣湖凝望着。
前面这条云雾缭绕层次清晰的山沟,就是通往中尼口岸的。
曾经的扎村。
扎村里的孩子们。
回到吉隆沟底,如果要去乃村就从对面的盘山道上去。
吉隆镇不远处有一条300米深的吉普峡谷,谷底是奔腾咆哮的吉隆藏布,峡谷的对面是吉普村,一座吊桥飘然飞跨峡谷之上,吊桥长约60米,宽约1.5米,桥面至谷底约250米,桥上挂满哈达和五色经幡。走在桥上左右摇摆上下起伏,让人望而却步。
现在吊桥已经成为游人测试胆量的项目,国家已经为吉普村修建了永久水泥桥。
从桥面俯瞰谷底,就是一条陡峭的裂缝。这里距离中尼口岸热索村23公里,热索村距离加德满都85公里。由于新冠疫情的关系,吉隆旅行只能到此为止。
返回途中随拍吉隆沟。
山坡上的是查嘎寺,看那蜿蜒曲折上山的阶梯路,不是极为虔诚的信徒都会知难而退的。
本篇完,下一篇,吉隆到日喀则。
续武林秘籍2012的博客
点击这里可以观看我的所有旅行游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一次不走寻常路的旅行--定日到聂拉木
后一篇:
一次不走寻常路的旅行--雅鲁藏布江中游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