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10894028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次不走寻常路的旅行--墨脱县
(2021-01-19 11:10:35)
标签:
西藏旅行摄影
墨脱公路
墨脱县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这是墨脱县城的早晨。
这是雪山脚下的嘎隆拉风景区里,已有380年历史的嘎隆寺。
接上一篇,在拉萨雪域往事客栈修整几天后准备前往墨脱,客栈内四位客人申请加入了我们团队。
中午从拉萨出发第一站波密,因为出发较晚没到波密时天已黑了下来,这时正好到达南加巴瓦峰观景点,停车拍摄月光下的南加巴瓦峰,可以看到山里的318国道清晰可见。
早晨在波密大桥上眺望波密城市,看得出波密四周被雪山包围着。
刚刚离开波密县城就进入墨脱公路,
墨脱公路由北向南全长117公里,跨越六条河流,经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解决了过去长达八九个月大雪封山的难题。
这条公路上世纪1975年开始建设,由于地质灾害频发,几十年来反反复复公路始终无法通行。 当时墨脱是靠骡马驿道和简易便道进出,物资主要靠马帮和人力背运,每年大雪封山的八九个月内,墨脱基本上与世隔绝,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孤岛。
墨脱公路2013年10月31号开通,改变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达公路的县城。
墨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它的神秘和遥远使得无数游人穿越重重险阻,跋山涉水只为一睹芳容。墨脱公路在喜马拉雅山东端的雪山中穿行。
曾经的墨脱公路要从这里翻越4640米嘎隆拉山垭口,由于冬季大雪封山,致使两米深的积雪从10月到第二年的7月都无法通行,即使在通行季节大雨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也时有发生。
2013年嘎隆拉隧道贯通,使得墨脱公路避开了最艰险路段,基本达到全年通车的条件。这是嘎隆拉隧道东口海拔3700,西口海拔3400米,全长3310米长,将原翻山的公路缩短了26公路,从原4个小时的时间缩短到4分钟,
说是公路照我看这里连4级乡道的标准都达不到,这样跟你说吧,在嘎隆拉检查站检查,凡是小轿车一律不允许再继续前行,因为底盘过低的车辆无法通过,可想而知是多么坎坷不平的路。
穿越嘎隆拉雪山后,公路开始急速下降到雅鲁藏布江江边,其间,道路崎岖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艰难程度胜过我走过的所有道路,什么317、318、219、独库公路、小独库那都不是事儿。
之后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向南,经过原始森林,激流飞瀑,民俗村落,到达墨脱县城,在117公里的路程中经历了高原,雪山、森林,峡谷,亚热带雨林等不同地貌,全线海拔落差约3000米,沿途几乎可以看到北半球所有地区的植被风貌。
这里叫80K的地方,是墨脱公路特有的地名标记,因为曾经没有名称,修路人把距离波密多少公里就叫多少K,这里是雪和雨的分界线,是很大的中转站,有很大的停车场,宾馆和仓库,当山下雨季无法通行时,物资就保管在仓库里,待雨季过后在转运到墨脱。出现塌方时很多游客也被封堵在这里等待通行。
即使通车后在冬季或雨季进出墨脱依然困难重重,道路狭窄弯道较多,现在的墨脱公路是单行道,单日进,双日出,准备观光墨脱的朋友一定算好日期在行动。墨脱县城也是全国唯一购票参观的地方,收入主要用于景区的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购票地点就在80K。
接近雅鲁藏布江路边的植被已经成为亚热带植物了。墨脱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人们称墨脱就是西藏的西双版纳。
这里是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
路边的水果摊卖的都是热带水果,香蕉、柠檬等。
这个金黄色的水果就是当地产的柠檬。
进入墨脱县城,安排好住宿就前往果果塘大拐弯,大拐弯距离县城11公里。
这是雅鲁藏布江果果塘大拐弯,大拐弯山上种的是墨脱茶叶,现在墨脱高山云雾茶,逐渐成为墨脱县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都在墨脱境内,沿着大峡谷行进江两岸很多地方都种植了茶叶。当地农户说自从种植茶叶后收入提高近十倍。
来到德兴藤网桥,在这里可以看到五代过江工具,最早的悬索、溜索,四条不同时期用藤网编织的藤桥,和现代的悬索桥。雅鲁藏布江水在桥下奔流不息看着就眼晕。这里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墨脱现代化城市的夜景。人们说墨脱是西藏开发最晚的地方,我想到这里能拍到未开发的旧时墨脱的场景,没想到墨脱发展的如此现代。
前几年回到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宁夏青铜峡干校生活过的地方,还想看到当年熟悉的老街道,学校,医院,土坯房、老电影院,但是去了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全不认识了,当时还有些遗憾呢。
但是再想想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为了满足个人的怀旧愿望,就不让当地人们过上好日子,不让社会发展发展那也太自私了吧。
真心的为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振奋。
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县城三面环山一面是雅鲁藏布江边的高坎,县城在一片洼地里,然而洼地的中央隆起一座山头,整个地形就像一个开放的莲花。
墨脱海拔1200米,每年的降雨量多达5000毫米,我国江南地区的降雨量也不过1500毫米,可想墨脱的湿润程度,据说雅鲁藏布江的水量经过墨脱地区增加了三分之二。
晨雾将墨脱装点得更加漂亮。
离开墨脱返回波密,公路上的西莫河大桥。
返回的路上拐进山观光达木珞巴乡民俗文化村,没想到进村的山路更加难走,到达民俗村老房子已经基本没有了,没通公路时这里基本还是刀耕火种的状态,国家扶贫工程已经将这里改造成现代化的新农村。
这可能算当年最好的房子,村委会遗址留了下来。
在这里远看一江之隔的绝壁上的村庄更壮观。
回程从亚热带地区逐渐回到了冰封的雪山。
这里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该地区的地址构造运动依然在进行,有技术统计2级一下的无感地震天天发生,能有体感的地震一年多达几十次。
为了改善墨脱的交通条件,2014年又再开工建设第二条墨脱公路,从西面派镇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无人区通往墨脱,计划2022年通车,由华能电力公司投资20多亿元,使得墨脱公路形成环状,根本改变墨脱交通环境。
在山南雅鲁藏布江中游地段,华能公司已经在建造梯级电站,现在修公路进大峡谷也可能为开发大峡谷做准备。
为什国家要花如此重金修建墨脱公路,因为没有交通的支持,墨脱以南的藏南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国土被印度蚕食,藏南地区仅剩墨脱一小块独苗。
拥有墨脱的主权,对于我们解决藏南问题,甚至收复藏南领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的桥头堡,为了保卫我国边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修成公路。
道路越走越高巍峨的雪山插入湛蓝的天空,雄伟壮丽,雪山冰峰,在阳光照射下十分耀眼。
回到嘎隆拉隧道口,这是一小片平坦的嘎隆盆地,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还有嘎隆寺。
远远看到山下的嘎隆寺,旁边就是雪崩留下的痕迹。
将近四千米高的嘎隆小盆地,周边都是五千米以上的雪山,皑皑白雪的景色美不胜收。
雪山脚下的嘎隆寺已有380的历史,这里就是世外桃源,奇峰异彩令人流连忘返。
这是我们墨脱小团队的成员,前面四位都是在雪城往事客栈认识重组的,穿浅色衣服的小伙子胆子够大,学车不到一年从广东一人到云南自驾,准备在香格里拉回家遇到黑衣那位广东人,结果让他忽悠的一同玩到了拉萨,又与我们相遇来到了墨脱。
这两位姑娘原来也不认识,在客栈邂逅一同搭乘我们的车来墨脱旅行的,我们六个人在来西藏前都不认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白塔,草地、雪山、蓝天、白云、远处还有牦牛真是太美了,来墨脱的最好时间就是十月底,雨季已经过去,雪季还未成灾,天高云淡是最好、最美的季节。今年西藏暖冬今天是10月30号,还没有下过大雪。
离开嘎隆盆地又进入山区,这是南加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往印度洋方向而去,我们也围绕他转了大半圈。
南加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山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我有幸从西、北、东三个方向拍到他,待派墨公路通车可以后,就可以从南面拍到南加巴瓦峰了。
一路奔波又回到波密。
本篇完,下一篇,一路向南行走在喜马拉雅山北坡。
续武林秘籍2012的博客
点击这里可以观看我的所有旅行游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一次不走寻常路的旅行--纳木错,拉萨
后一篇:
一次不走寻常路的旅行--喜马拉雅山北坡走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