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唱不完的歌

(2022-05-04 19:38:11)

春节后,几乎一直窝在家里,一是疫情原因,二是秉性怕动。然而也不是真的怕动,读书看手机,自觉与世界互动得蛮起劲,手机玩得也蛮认真。

说心里话,疫情期间,使人感动的人与事确实不少。其中最感动我的,便是我的一个老朋友许子年老师。别的不多说,就说他这阶段当社区抗疫志愿者的事,抗疫志愿者的事千头万绪,其中的重头,就是至今参与了娄葑街道官渡社区的全部37次的核酸采样,他竟然可以做到一次不少。 千万别小觑,这顶风冒雨,天不亮就得摸黑起来,一干就是五六七个小时的工作,再加上这个古城与园区交界地方的社区里,人员混杂,各色各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因而这本来就难的工作便难上加难了。据尝试过这貌似简单活儿的人讲,这核酸采样工作的难度远远超过社会上的一般工作,这既韧又涩、又烦又累的体力活儿,连一般开头都很起劲、跃跃欲试的年轻志愿者,没几次就显得难以承受了,因之而打退堂鼓的不少;许老师75岁了,与之同样年龄的老人,有一些已经到了连出个门排个队做一次核酸都觉得艰难困苦的境况了。春节以来,许老师却一场不落地当好他的志愿者。这固然有他良好的体魄,有顽强的意志力,有韧性的乐观,更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但这仅仅是许老师一天工作的上半场,还有买汰烧等等日常事儿要完成。 还有微信,除了天天向许多群问“早安”,还有“奖神转播台”等等十多档节目,近期晚上还新推出一档很有创意的烹饪类节目,就是天天在网上与几位老朋友晒一晒、比一比当天亲手烧制的“一桌小菜”。 看看,似乎都只是极其普通的家常小菜,却也能体现出许老师这个老党员一贯的秉性特征,将再寻常不过的食材都烹烧出了拳拳的人间至情。

李元明 2022.5.3

【后记】昨天写了一篇小文章,把心中一直想说而没有地方说的话,权且用几百个文字来表述一下,写一个好人,并非仅靠我这十几句话可以说得明了透彻,我明知这篇小文章挂一漏万,但还是要写。写出来,心里会觉得舒畅。先进人物类的写作(或称之为“报道”),这可能还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我为啥不怕写不好,会情不自禁地去写?对于这一点,我也觉得奇怪,昨夜我因之而寻思良久,甚至还深挖自己这次写作的“深层动机”,仿佛隐隐有个可能的私心吧:不但许老师是我多年的至交,而且在为人做事上,还始终被我视为楷模。譬如说,许多我有点想要做却没有做的公益性好事,他却早早地稳稳地做出来了,而且做出了成绩。然而有点儿觉得现在的“小人物”做事再认真再踏实,一般是不会引人关注的,更不要说能做出一个“网红”来。许老师做的公益事好多好多,这次当社区志愿者仅仅是他的“小事一桩”。那我就来个“见微以知著”吧。把他看得平平常常的事,来一个小小的整合,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都能知道他的那种为人民大众做好事而不知疲倦的美好精神。

李元明 2022.5.4

唱不完的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