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鲮,泰鲮,麦鲮,红眼,罗非,太阳鱼的区别

(2014-04-17 06:37:41)
分类: 土鲮

    在广东,常见的鲮鱼主要有三种:土鲮、泰鲮和麦鲮。鉴于广大钓友经常分不清楚,围绕钓起来的鲮鱼争论不休,有说这鲮有说那鲮的,所以整合网上资源来区分认识鲮类,以此来认识土鲮,泰鲮,麦鲮,红眼等的区别。

1、


http://s5/mw690/001cYirpgy6IapgZ3Mw44&690
      又名雪鲮。体呈梭形略偏扁、头小、吻钝、口下位,有须一对。头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尾柄长且尾叉深,鳞片中等大。体侧胸鳍后上方有数片宝蓝色半月形斑纹的鳞片,呈菱形分布。生活在水体底层,性活泼,喜在活水激流中游泳,游速快善跳跃,有逆水而逃的习性。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主食。不耐低温,水温在7摄氏度以下则会被冻死。在精养鱼塘,1年可长到2两半,2年可长到3两半到半斤,4年可长到1斤。在水库中,1年可长到1两半,2年可长到3两,4年可长到6到7两,6到8年可长到1斤。

 


2、泰

 http://s8/mw690/001cYirpgy6IapmXN3N97&690

      原名露斯塔野鲮,又名泰国鲮。从泰国引进。头部扁平短小,吻钝口下位,略呈弧状。唇边有一圈凸起的小肉瘤颗粒,须两对,鳞片中等大。体为青绿色,腹部灰白色。多数鳞片有红色半月牙斑纹(这是与麦鲮最明显的区别),眼与鳍为红色。生活在水底层,游泳能力强,善跳跃,喜活水。水温7摄氏度以下易被冻死。以有机碎屑、藻类以及水生植物为食,也喜欢麦麸、米糠及配合饲料。生长速度快,在精养鱼塘,1年可长到8两,2年可长到3斤。在水库中,1年可长到半斤,2年可长到1斤半到2斤。


3、麦
  
http://s4/mw690/001cYirpgy6Iapqe7on93&690

      原名麦瑞加拉鲮,又名墨鲮、加拉鲮。1982年从印度引进,是印度的主要养殖鱼种。体型很像草鱼。体呈梭形而略侧扁,头较小,口下位,口裂呈弧形,吻圆钝,有须两对,鳞片中等大。体色上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背鳍以外的其他各鳍末端均为赤红色。生活在水底层,喜活水,善跳跃,抗寒能力略强于土鲮,水温在6摄氏度以下会被冻死。摄食浮游植物中的蓝藻、绿藻、丝状藻类和微小的水生植物以及有机碎屑。生长速度快于土鲮。在精养鱼塘,1年可长到半斤,2年可长到1斤,4年可长到2斤半。在水库中,1年可长到3两,2年可长到6两,4年可长到1斤半,6年可长到2斤半。


4、红眼

http://s14/mw690/001cYirpgy6IapsB0QJbd&690
 
    又名赤眼蹲、红眼鱼、狗鳟。外形似草鱼和麦鲮。具2对极短小的须。眼上个部为红色,体侧及背部鳞片的基部具黑斑。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中下层。主食水草。生长较慢,3年可长到8两。体中等大,最大可长到4到5斤。


5、罗非
  
http://s16/mw690/001cYirpgy6IapwiwVN4f&690

      该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


6、太阳

 
http://s5/mw690/001cYirpgy6IaoUYeKEa4&690
 

下载 (29.35 KB)
2013-11-4 10:50

      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成鱼体长24-40公分。个体较小,常见的多为50—100克/尾,大型约为2千克/尾。从形态来看,蓝鳃太阳鱼的体型有些似尼罗罗非鱼,外观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鳃盖后缘长有一黑色形似耳状的软膜,是所有太阳鱼的一个共同特征,只是不同种其“耳膜”有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而已。太阳鱼的头胸部至腹部呈淡橙红色或淡橙黄色,背部呈淡青灰色,间有一些淡灰黑色的纵纹,但不太明显。

      
钓友们常分不清楚三种鲮鱼,很多人把“麦鲮”误称为“泰鲮”,并以讹传讹,实际上三种鲮鱼是有很大区别的。土鲮体型侧扁,靠近鳃盖的地方有菱形的蓝色斑纹。麦鲮体型更像草鱼,体圆长;而泰鲮体型更像土鲮,较侧扁。麦鲮体色以灰白为主;泰鲮体侧的鱼鳞有红斑。红眼鳟体侧鳞片上有黑点;麦鲮体侧灰白,没有斑纹。

      土鲮漂像跟鲫鱼类似,主要是抖动、小顿目或小顶漂;麦鲮、泰鲮漂像与草鱼类似,动作大,主要是大顿目、黑漂或顶漂;红眼鳟、罗非鱼漂像主要是大顿目或黑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