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地铁11号线全力保障2013年“F1中国大奖赛”客流运送

(2013-04-12 08:08:56)
http://www.shmetro.com/node49/201304/images/img112923_2.jpg2013年4月12日至14日三天,“F1中国大奖赛”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据预测,超过65%的观赛车迷会选择地铁出行,为此,地铁11号线将全运力投放,尤其针对上海赛车场站,并通过提高设备保驾等级、强化现场指挥协调、配套限流疏导、推出“F1往返票”,以及增派车站工作人员、民警保安、志愿者等一系列措施,尽全力满足观赛乘客的需要,保障运营安全。

 

http://www.shmetro.com/node49/201304/images/img112923_0.jpg 

观赛出行以11号线为主  客流将显著增长

根据客流预测,今年通过轨道交通11号线前去观赛的客流比例将高于往年,预计超过观赛人数的65%。其中,4月14日正赛日当天观赛客流将达到最高峰4万人次左右。而正赛结束当天集中散场将出现在17点至19点,离场进站客流将达到峰值。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是距离赛场最近的地铁车站,出站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同时,白银路站也是进出F1赛场的另一座重要站点。届时,大量车迷将集中在上述两站搭乘地铁。另外,地铁网络与11号线形成换乘的两座车站——曹杨路站和江苏路站,届时换乘及进出站客流也将较平日有大幅的增长。

 

提升设施设备保驾等级  赛事期间11号线投入最高运力

为确保运营平稳有序,上海地铁及早准备,对11号线等线路的车辆、信号、供电等设备加强检修保养,并进一步提升赛事期间的保驾等级,采取重点车站现场驻守、增强专业技术力量配备等措施,提高大赛事期间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为满足大客流运送的需要,F1期间,特别是正赛当日,11号线将以最大运力投入运营,列车运行间隔将进一步压缩。运营方在现场设置临时指挥点,与线路和中央实时联动,加强动态监控,根据观赛和线网客流的实际,将采取加密列车班次、调整主支线列车开行比例、备车择机投放等措施,并强化与11号线有换乘关系的2、3、4号线的运能调配,全力保障运力供应。

 

各方协同保障大客流疏散安全  手持式检票机  临时售票点加快进出站

赛事期间,运营方将在上海赛车场站、白银路站、曹杨路站等重点车站增派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其中上海赛车场站近50人;轨道公安则在上述各站增派干警60人,同时加派保安及警犬等加强现场巡逻值守,并与嘉定公安协调联动,各方共同强化现场的客流引导与治安防范。

车站还将进一步完善站内“大赛专项”引导标识,方便乘客识别。如遇大客流爆满,上海赛车场站、白银路站将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出入口单向通行与楼梯、出入口人工引导等措施,限流缓行,确保散场安全。另外,运营方在上海赛车场站和白银路站备好充足的应急车票,设置临时售票点4—8个,并配备了20个手持式检票机,方便乘客购票,加快进出站速度。

 http://www.shmetro.com/node49/201304/images/img112923_1.jpg

 

合作推出“F1往返票”  5万份便民手册引导出行

为配合2013年“F1中国大奖赛”,方便观赛者乘坐轨道交通前往,赛事运营方和上海地铁合作推出与赛事配套的地铁“往返票”,乘客持该票可在4月12至14日三天赛事期间,从全网络任意一座车站乘坐地铁往、返一次上海国际赛车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张2013年F1地铁“往返票”可以提供任意两个乘次的服务,但仅限于4月12日地铁运营开始至4月14日地铁运营结束的F1赛事期间使用。“往返票”使用方式为采用闸机照进、照出的方式,使用结束后不回收,可留作纪念。

此外,上海地铁还赶制了5万张“2013F1赛事便民信息”卡,届时将在11、2、3、4号线等相关车站免费发放,方便车迷按图索骥。

 

温馨提示

1、11号线的线路结构较特殊,在嘉定新城站分出主线段和支线段两个不同方向的区段,前往上海赛车场站的乘客须选择乘坐往安亭方向的列车(即支线段),若要从白银路站入场观赛,须选择乘坐往嘉定北方向的列车(即主线段),切勿混淆,请密切关注车站广播或站台显示屏上列车方向信息。

2、无论是到11号线主线段还是支线段的乘客,请尽量在到达嘉定新城站前的各站点提前选择好目的站列车乘坐,勿积压到嘉定新城站后再下车换乘,易导致站台拥挤产生安全隐患。

3、乘客若从3、4号线曹杨路站换乘11号线,请注意不同层的候车站台对应乘坐11号线主线段和支线段的不同方向,请关注车站现场的导向提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