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明信片中的八达岭经典

百年明信片中的八达岭经典
图画明信片集邮于2018年被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分别纳入世界集邮展览和中国集邮展览中,可以使图画明信片收藏者大放异彩。在我国,长城明信片是图画明信片爱好者热衷于追求的集邮素材之一。100多年前外国人来八达岭,留下不少关于八达岭长城的明信片,其中也不乏经典。
一、明信片中的经典八达岭景观
以前外国人来北京,多数要到八达岭长城,由于他们拥有照相机,留下很多有关八达岭长城明信片,明信片中也有经典长城景观。
八达岭长城北四楼,是明长城中的经典敌楼。100多年前留下的照片和明信片最多。人们拍摄的视角也有所不同,有的拍摄北2-4楼一段长城,最高点是北四楼(被称为经典地段长城);有的为了取大景,北四楼连同一段长城出现在画面中(人称“鞍部”长城)。还有从券洞门拍北四楼,要的是一种意境。唯有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理解北四楼与众不同,拍摄了北四楼特写的镜头,并印刷明信片(图 1),堪称明信片中的经典景观。
山本赞七郎自1893年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先后十余次来八达岭长城拍片,积累了丰富的拍长城经验。所以,能用这种审美拍摄北四楼非他莫属。这个镜头成了八达岭长城明信片中的经典画面。是极限集邮者和图画明信片集邮者心中的“佳片”。
八达岭北四楼是附近的敌楼中海拔高,有600多米。敌楼面积大,比较突出。敌楼上下两层,楼顶平台四面垛口,威严屹立。在南侧与长城墙体连接处是一道强有力的转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它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之一。
八达岭北峰“好汉坡”,是八达岭北七楼和北八楼之间以一个巨大的山石做墙体,后来人们称为“好汉坡”。100多年前很多来八达岭的人并不把这块巨石当做长城,也曾对它不屑一顾。所以没有人会光顾它。直到二十世界20年代初,《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罗恩·D·兹姆布伦(Phodograph lohn D. Znmbrun)来到这里。他看到了不一样的长城,用极具艺术的眼光拍摄了这个以巨石为墙体的镜头。这个镜头的出现给人们一个很大的视角冲击力,人们才真正悟出这是长城的一部分,是中国先民的智慧,是一段不折不扣的经典长城。
目前见到的两个版本明信片,一是黑白版(图 2),一是人工上色版。由于两种版本都是用日文印刷。很长一段时间集邮者们普遍认为这是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的作品。其实这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罗恩·D·兹姆布伦的知识产权。八达岭“好汉坡”明信片稀少,是长城图画明信片收集中不可或缺的素材。
还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23年第2期刊登八达岭长城北八楼一段长城的照片,是摄影师亚当·沃里克(FromAdam
Warwick)拍摄。在这以前很少能够见到北八楼的镜头,原因是北八楼到八达岭登城处距离比较远,在1909年京张铁路通火车之前,很少有旅行者能到北八楼。明信片画面上,有两座敌楼,近景是北六楼,中景是北七楼(画面上看不到),七楼下面是“好汉坡”(画面上看不到)。远端高处是北八楼,从画面看已经破损不堪,这是岁月的痕迹。其实北八楼是八达岭长城中海拔最高(888米),面积最大(120平方米),箭窗最多(12箭窗),也是经典的敌楼之一(图
二、八达岭景观的经典明信片
100多年前,人们来八达岭都是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来的多了自然感受到长城是伟大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先民用智慧创造的伟大建筑作品。摄影也就增加了艺术感。为长城留下了一些精彩镜头。
清末法国住中国公使馆安保工作人员费尔曼.拉里贝,拍摄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照片。他拍摄的八达岭西门(“北门锁钥”)的城门,是从门外站在城门侧山脚取景拍摄的。很多来八达岭的人都拍这座城门,但都从正面拍摄,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个视角拍摄充分显示了这座城门的雄伟和壮阔。他自己也非常欣赏这张照片,他在法国自己创办的“F.L.印刷厂(Edition
F.L.)”印制成明信片。明信片一经出版,当时就被世界各国的一些艺术机构收藏,这枚明信片(图
八达岭东城门(“居庸外镇”)的明信片也不少。但当时的条件下以宽幅展现景观的很少。1923年美国人约翰﹒D﹒祖姆布伦再一次来到八达岭。当行进到东门外,这里的关城、长城和敌楼形成一幅层次感极强的画面,再一次吸引着他的目光。他在此驻足,留下了居庸外镇的镜头。收入镜头的景物有关城东门外的“望京石”、东城门(居庸外镇)以及关城围墙和八达岭长城南北峰的敌楼。他连续不间断的拍摄不同位置的几幅照片,然后把这些分段拍摄的底片,无缝连接起来洗印出宽幅明信片(图
尽管宽幅照片也不能把万里长城全部收入其中。但让他高兴的是,只有万里长城才能够让他有机会施展高超的摄影和洗印技艺。这个宽幅明信片如果放到图画明信片邮集中,对展现长城气势有很大帮助。
1910年比利时一位摄影师,发现八达岭关城的奇特位置,从八达岭北三楼居高临下拍了一张关城俯视照片,并印刷成相片版明信片(图
这些八达岭长城老明信片,对于长城明信片爱好者来说,是比较难得的,也是有研究价值的,编组邮集是点睛明信片,研究明信片的拍摄和印刷又是很好的集邮资料。
(该文原载于《湖北集邮》电子刊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