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极岛的故事

标签:
东极岛财伯公博物馆杂谈 |
浙江东极岛
我们一家,这次的浙江之行,在绍兴体味了浓重的绍兴文化, 2019年10月10日,晨转展从绍兴乘高铁到宁波再乘坐公交车到宁波到舟山群岛的沈家门,从这乘船去往我国最东端的岛屿——东极岛。我们还是第一次知道东极岛这个地方。是女儿在我们这次行程的攻略上安排的。我们一听也是喜出望外。
10月10日下午我们乘坐“东极岛永祥”号轮船,下午4:30分左右登上东极岛,居住在岛上的宾馆。东极岛面积不大,仅只有2.51平方公里,也就是一个普通村庄的大小。在即将离开东极岛返程的时候,我们才顿觉,东极岛面积虽小,她却及其高大。

10月11日,我们按照计划环游东极岛,听说要想徒步环岛游最快也要4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多走些地方,我们决定乘坐电瓶车环游岛屿。我们游览了沿途的景观。最后一个景观是“财伯公”雕像,女儿说,我们在这要好好看看,财伯公也是这个上的主要景观有着动人的故事。下电瓶车后远远看到山峰上高高矗立着一尊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塑像,女儿讲这就是叫“财伯公”雕像。财伯公手持火把面对大海方向。
我们详细看了介绍方才知道,财伯公原名“陈财伯”,古代是福建的一个渔民,出海捕鱼时,由于风浪大,渔船船翻了,财伯公抓住了一个东西,随风漂到了“东极岛”上,他就成为第一个上岛的人。
因为在东极岛上,能感觉到海上的风浪,所以一到台风天气他就在岛上的制高点点燃一堆火把,提醒舟山岛上的人们不要过来。时间长了渔民都以为这个岛上有神仙在为他们指路,于是就按照火堆的指示,以后出海打渔再也没有碰到过大风浪。后来,渔民们发现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火了。于是他们把船往曾经火堆的方向开去,寻找这位神仙。开了很久便发现了这个岛(庙子湖岛),在“庙子湖”岛上找到了这位老人。当时他已经死了,身上的衣服都破了。在他的身边有一堆灰烬,于是大家明白了,原来不是神仙。后来知道是一个叫陈财伯的人在帮助大家,以致最后快死了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过出海的渔民。 后来人们怀着敬仰的心情为他修了一座庙(也就是现在的财伯公庙)来纪念他的大爱精神。
环岛游玩后,听说岛上还有一座博物馆,于是我们便找到了这个坐落在东极岛一条窄小商业街岛上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两层,第一层展示的是东极岛的民俗和东极岛上的渔民们生活的情景,深深的吸引了我们;
博物馆第二层是专门的展厅,更是让我们不得不驻足观看。这一层记录着1942年9月27日,日本运输船“里斯丸”转载着778名日本换防官兵以及1816名英国战俘和财物,自香港开往日本,于10月1日航行至东极(青浜岛)外海时,被美国潜艇用鱼雷击中,10元2日沉没。东极乡渔民闻讯后驾小舟陋船,奋力营救,共救起英国落水战俘384人,并接到渔村上救助;第二天日军上岛搜捕,抓走381人,仅有伊文思等3位英军军官被当地渔民藏在小孩洞中,得以逃生,后来辗转重庆,再返英国。
当时岛上参与营救的渔民有198人,我很敬仰这些渔民们的无私、勇敢和大无畏的精神,我用手机把1942年参与救助的渔民拍摄了下来,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小岛上的渔民不顾个人安危,拯救生命的故事可歌可泣。我们觉得博物馆虽小,装载的却是岛上渔民们的大器,为他们自豪为他们骄傲。东极岛博物馆是东极岛上一个靓丽的景观,很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