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关沟的“五贵头”和“五贵头”

标签:
八达岭五贵头五桂头明信片 |
八达岭关沟的“五贵头”和“五桂头”
出八达岭关城东城门“居庸外镇”,向南约2公里的青龙桥以南,居庸关以北,峡谷中在右手边有一个山包叫“五贵头”(图 1)。这里是山口瓶颈,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原来这里原先叫“乱柴沟”。
传说燕王扫北时,带领几十万大兵,一路所向披靡。过了居庸关,在乱柴沟这道关口上攻了数十天也没攻破,燕王很恼火。正在他无计可施的时候,有人建议说,附近有个火家庄有火氏五兄弟,善射炮,可请来助战。
燕王马上派人请了来。火氏五兄弟果然不愧是神炮手,他们运来了大炮、火药,颗颗炮弹准确地落入敌营,燕王大军乘胜追击,迅速攻下了乱柴沟,接着又拿下了八达岭。后来燕王坐了天下,回忆乱柴沟一仗。他想,这火氏五兄弟万万留不得,将来他们如要造反,用大炮攻打我还了得?于是,他下令将火氏五兄弟斩首,并把五颗人头挂在乱柴沟示众。这一来可惹起了老百姓的不满,说燕王忘恩负义。燕王怕引起民反。又把火氏五兄弟封为五鬼财神,并在关沟建一座五鬼财神庙,以享世代香火(图 2)。五鬼头由此而得名。后人觉得“鬼”字不好,便改成了“贵”字,清朝末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又将当地地名改为“五桂头”(图 3)。现在这些痕迹依然可见,五桂头山洞东侧的山旁,有当年修建的庙宇的痕迹,还有山洞。山脚下,刻有“五贵头”和“弹琴峡”字样(图 2)。修建京张铁路时开凿的隧道就叫“五桂头”山洞。这个隧道已经废弃不用,但仍完整地保留着,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洞口的岩壁上刻有“五桂头”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