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八达岭长城“好汉坡”

(2019-01-05 07:20:09)
标签:

八达岭

长城

好汉坡

明信片

有感八达岭长城“好汉坡”

有感八达岭长城“好汉坡”八达岭长城“好汉坡”明信片

“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到了长城也不一定就是好汉,因为八达岭长城“好汉坡”根本无法攀登,只能是站在边上看一看,领略一下它的险峻。“好汉坡”之所以是八达岭长城的一座特殊敌楼,是因为这座敌楼不是用夯筑,也不是用砖石砌筑,而是中国古代人巧用地形借用山体上的一块巨大的岩石,非常的光滑,把它融入长城中,这个位置就是在八达岭长城北七楼到北八楼之间,从北七楼山顶往下走的一段长城。

   “好汉坡”两侧的城墙呈角度极小的人字型,上爬后,在此处交汇。当年修建长城时,因地制宜,运用这块山石当成一座特殊的敌楼,有效地起到防御作用。作为防御设施,所以坡度达到80多度,非常陡峭,假如您到这里,也就是在旁边看一下,是绝对不会冒风险去攀爬的,到今天除非探险者还没有人能够顺利度过“好汉坡”。

在“好汉坡”段城墙之前几段的台阶不仅高,而且地面的砖块经历了几百年早已光滑如冰,尤以400米以下为甚,人们要想通过“好汉坡”是相当相当艰难的。登临八达岭长城的人,只要看到“好汉坡”,很多人就会想起了毛泽东的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认为是毛泽东登临八达岭长城,并且到了“好汉坡”之后有感而发的。其实,毛泽东并没有到过八达岭长城,更没有到过“好汉坡”,这句诗也不是为此而题写的。而是出自毛泽东的诗文《清平乐. 六盘山》。其背景是,193510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它生动表现了毛泽东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红军度过艰难险阻完成长征,正是伟大的长城精神的体现。诗的原文是: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用这首气壮山河的诗文,为中国革命和人民铸就了一道精神长城,在敌人面前用崔不夸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长城般的气概才抗战8年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又用了三年解放了全中国,给人民一个当家做主的崭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八达岭长城开发旅游之后,人们借用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把这个巨石长城命名为“好汉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