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到这篇好文章,现摘录如下,学习了!
   
葛南维,也有人翻译成格兰威尔,以下两篇文章是对此法的详细解释。
   
在移动平均线中,美国投资专家葛南维(jogep
ganvle)创造的八项法则可谓其中的精华,历来的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技术分析中的至宝,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琼斯理论的精神所在。 八大法则中的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 。总的来说,移动平均线在股价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反之,平均线在股价线之上,又呈下降趋势时则是卖出时机。
   首先看买进时机。 
   买1,平均线经过一路下滑后,逐渐转为平滑,并有抬头向上的迹象。另外,股价线也转而上升,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一个买进讯号。
   买2,股价线开始仍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但呈急剧下跌趋势,在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忽而转头向上,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二个买进讯号。
   买3,与买2类似,但股价线尚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只要移动平均线依然呈上升趋势,前者也转跌为升,这是第三个买进讯号。
   买4,股价线与移动平均线都在下降,问题在于股价线狠狠下挫,远离了移动平均线,表明反弹指日可待,这第4个买进讯号,甚为许多短线客喜爱(所谓抢谷底),但切忌不可恋战,因为大势依然不妙,久战势必套牢。
   葛南维的四条卖出法则,与买进的四条法则是一一对应的。
   卖1,移动平均线从上升转为平缓,并有转下趋势,而股价线也从其上方下落,跌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一个卖出讯号。
   卖2,股价线和移动平均线均很令人失望地下滑,这时股价线自下方上升,并突破了仍在下落的移动平均线后,又掉头下落,这是第二个卖出讯号。
   卖3类似卖2,问题是稍现反弹的股价线更加软弱,刚想突破移动平均线却无力突破,这是第三个卖出讯号。要注意的是卖3与买1不同,买1是移动平均线自跌转平,并有升迹象,而卖3,平均线尚处下滑之中。 
   卖4,则股价一路暴涨,远远超过了虽也在上升的移动平均线,暴涨之后必有暴跌,所以此处是第四个卖出讯号,以防止暴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经过长期应用后,我们发现,平均线转跌为平,并有向上趋势,股价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并始终大致保持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方,这一段是牛市;而反之,平均线转升为平,并随后下跌,股价线从平均线上方突破平均线之下方,这一段便是熊市了。
   至于买4和卖4,怎样才算远离移动平均线,何时为适度,这就是乖离率的研究对象了
  
葛南维均线八大法则
1、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均线,但短期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均线,且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均线上方徘徊,而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乖离率来解决。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0909510.jpg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000181.jpg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027353.jpg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048541.jpg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113916.jpg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215541.jpg
再准确的理解一下以上这些内容,用另外的话语来表达一下!
    
葛南维的移动平均线的八大法则是以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关系,作为判断买卖点的依据,共有八个买卖信号点,故称之为葛南维的移动平均线的八大法则。具休说是由四个买进点和四个卖出点组成,现分别叙述如下:
    A 点(买进点)
    定义:当移动平均线从下降状态逐渐走平,而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是投资者买进股票的信号。
    解释:移动平均线从下降状态逐渐走平时,表示在较长的时间内,股价趋势已经从下跌趋势中逐渐止跌回稳,即移动平均线出现止跌转平的趋势,进而有可能出现转势回升的趋势。由于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线的走势比当日股票价格的走势缓慢得多,并且具有时滞性,因此若移动平均线出现止跌转平的现象,或移动平均线进而可能出现转势回升的趋势,而移动平均线一旦确立上涨趋势则往往要沿此趋势运行一段时间和空间,相应的股票价格的涨幅将远超过移动平均线的涨幅,所以此时股票就有买入的意义与相当的获利空间。当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则显示当前的股票价格已脱离原先的移动平均线助跌反压的作用,意味着空方与多方的力量发生了转变。若随后移动平均线也反转回升,则这段期间中的买方居于主动地位,则相对居于劣势。这时,是股票价格从低档盘整完毕,开始进入上升阶段的时期。所以可以按此信号买入股票,等待获利。
    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从下降状态逐渐走平后,此时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往往意味着两种市场现象:第一意味着股票卖压穷尽,由于普通投资者套牢的股票亏损严重,己经没有割肉的动力了。第二意味着有庄家在低位进行吸货或高位套牢者有低位摊薄买入的行为。随后对股票走势的判断要结合盘面与成交量进行具体分析,才可辨别是否有一段可观的升势。
    B 点(买进点)
    定义:股票价格连续上升并远离移动平均线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时移动平均线也开始上升,此时股票价格突然下跌,但并未跌破上升的移动平均线.股票价格又再度上升时,此时投资者可以大量买进,这是投资者买进股票最安全、赢利可能性最大的买点。
    解释:股票价格连续上升并远离移动平均线后而又回跌至上升的移动平均线附近时,此时处于上升趋势的移动平均线将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助涨的作用。使股票价格在快速下跌之后即弹升,与移动平均线形成相辅相成的上升局面。股票价格由于连续上升而远离移动平均线,也就是说在移动平均线的参数设定天数中的投资者的股票平均都有获利,并且获利不菲,随着移动平均线的上升,股票持有者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此时就产生了下面的情况:
   
1 、低位买入者有了获利,自然产生获利了结的意愿。
   
2 、前期套牢的投资者对这次的股票价格上涨,有解套出局的欲望。
   
3 、看好该股的投资者由于此股票短期上涨太快,价格相对过去高了,所以追涨买人的欲望减弱。
    这些都是不利于多方的因素,所以空方借机发挥,造成股票价格下跌。但此股票的上升却是不可阻挡的(或许因为股票的基本面有了大的改观,或许庄家进场吸纳等等不明周素),下跌只是空方的小反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上升,所以是最佳的股票买入点,赢利的可能性极大,往往投资者在A 点不容易及时发现股票就要上涨,容易错过买入时机,而此时的B 点就是逢低承接的好机会,也是投资者在看好该股票中长期上升行情后加码买人的良机。
    C 点(卖出点)
    定义:股票价格急速上升远离移动平均线时,将可能出现短期的回跌,使得股票价格产生再度趋向移动平均线的趋势,这是一种卖出股票的信号。
    解释:股票价格在进入上升趋势后.原来的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的上升趋势比较平缓,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保持适当的距离并行上升,当由于消息面的影响或关注该股票并买入的投资者剧增,或主力庄家的拉升动作等等,股票价格从缓升进入暴涨阶段,使得此时股票价格远离移动平均线。此时持股者短期利润随着股票价格的暴涨而大幅增加,此时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卖出的欲望强烈,而未买入的投资者由于股票价格上涨大多.买入的欲望也逐步降低,由此则会产生获利回吐的短期巨大压力,投资者为了防止股票价格的短期到顶或因其他因素影响而演变为中期到顶,则此时不妨可以短期获利卖出。
    D 点(买进点)
    定义:股票价格经过大幅上升而又回落,虽然暂时迅速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移动平均线仍在上升,且股票价格不久马上又回到移动平均线之上,并继续上升.这时仍是买入信号。
    解释:股票价格跌破移动平均线,而移动平均线仍然继续上升.此种情况是由于股票价格连续快速上升,造成获利回吐,股价快速回跌,短时间跌破移动平均线,但跌幅并不深,股价又快速拉起,并再次形成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继续同步上升。这时也是一个较好的买入点,但普通投资者对该点的判断应首先明确不是主力彻底出货,只是短期获利回吐的巨大压力所造成的。
    E 点(卖出点)
    定义:移动平均线从上升转为走平,而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随后移动平均线也转向下跌,此时是投资者卖出股票的最佳时机。
    解释:经过股票价格的持续上升后,股票到达高位区,在某一区域盘整,这时移动平均线上升的幅度与速度都减缓,但移动平均线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其运行方向的,移动平均线在形态上表现为类似抛物线顶端的图形,有上升趋势即将转弱的迹象,这表明多方在此区域受到强力阻击,空方的力量逐步强大,此时是很危险的时刻,假若此时股票价格向下跌破由上升转为走平的移动平均线,从而使得移动平均线的走势反转向下,这时就是一个卖出信号,标志着移动平均线的趋势转变,由于移动平均线的趋势改变后,往往会沿着下跌趋势运行一段时间和空间.再加上这段时间与空间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投资者此时应该卖出股票观望,而股票价格跌破移动平均线就是持有股票的投资者获利了结或止损卖出股票的信号。
    F 点 (买人点)
    定义:股票价格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如若发生暴跌,股票价格远离移动平均线,这时股票价格就可能发生反弹,令股票价格再度向移动平均线靠拢,这时就会出现一个股票买入点。
解释:股票价格在短线止损卖盘和长线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双重卖压下,股票价格急剧下跌,这时在移动平均线参数天内的股票持有者大多数为亏损,但随着跌幅的加大,继续杀跌的动能会明显减弱,而抄底的投机客与高位套牢后在低位摊薄成本的买方力量会逐步增加,自然会出现股票价格的反弹回升。对于这样的上涨行情市场人士称之为反弹行情,因为这只是股票价格暴跌之后出现的回升修复行情,通常是急促而又短暂的,只是回补一时跌过头的行情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上升行情。普通投资者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市场经验时,参与这样的反弹行情要十分小心。
   
G 点(卖出点)
    定义:股票价格跌到平均线之下,若移动平均线也开始转为下降趋势,此时股票价格会由干太远离移动平均线,而发生反弹,股票价格回升并向移动平均线靠拢,但未有效突破移动平均线即又告回落,此时出现卖点。
解释:由于股票价格跌破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也转为下降趋势,此时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所待有股票的投资者都是亏损的,由于股票趋势已经转坏,则股票上涨所遇到的解套压力极大,此时而发生的反弹:并不是股票价格的再次上升行情,所以在股票价格反弹至移动平均线附近时,出现卖点,是投资者为了避免扩大损失的卖出时机。
   
H 点(卖出点)
    定义:移动平均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股票价格虽然一时上升突破移动平均线,但由于没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股票价格随即又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而移动平均线则继续呈下降趋势.是卖出信号。
    解释:移动平均线转为明显的下跌趋势后,则此下跌趋势不容易改变,也就是套牢了许多人的股票,不会十分轻易马上就解套所有的人(除非公司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或有庄家因突发事件仓促介入),虽然因买盘介入,使股票再次回升,但抛盘依然很大,所以股票价格会再次回落,这时又是一个卖点出现。实际应用中这个点也很有意义,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出现这种情况往往表示有庄家被套,此时他们在利用一些利好因素在做解套行情。另外下跌后的长期横盘整理现象会显示有买盘介入.若有成交量的配合,则此股票就应加以注意,如果随后有更长期的盘整走势,则在以后再次放量上涨的上升行情的初期,应及时介入,获取利润。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349244.jpg
http://img1.blog.eastmoney.com/ap/appletown/201005/20100531161624713.jpg
 
格兰威尔法则中八个买卖点的评价
    对于格兰威尔移动平均线八大买卖法则中的八个买卖点我们大家现在都已经了解了,在此还有必要对这八个买卖点进行一下综合评价,以利于我们在实战中掌握。
    首先分析4 个买入点;A 点、B 点、D 点、F 点。在这四个点中,A 点的股票价位最低,是股票行情刚启动的点位,是最安全的,获利最大的点位,一旦确认后市走势则持有的股票获利惊人。但A 点在具体实践中的识别与操作并不容易把握,有太多的虚假信号,有时投资者介入后会因为只是一段反弹行情,没有及时获利了结而被套。B 点是最容易确认的买点.但股票价位已经高于A 点,但由于B 点容易辨认,而且随后往往是升势最凌厉的一段行情,所以B 点在安全性,可辨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是最佳的,也是实践中最值得普通投资者努力学习并掌握的,在后面我们将介绍实战中B 点的识别与操作。
   
D 点是上升途中出现较深幅回档时的一个买入点,有时会击穿移动平均线,此点的股票价格已经比较高了,而且往往只能确定一个比较宽幅的价格区域。此时股票价格的大部分升势已经完成,随后是否能再创新高也是未知数,所以面对的未来走势可能是一波上升行情也可能是反弹行情。所以,此买点的风险性比前两点要大。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方可运用得当。
   
F 点是股价下降途中遇到阻力而产生反弹行情的一个买点,此买点的掌握是最难的,也是最危险的买点,笔者在此提醒投资者如果您没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不要轻易尝试做F 点的反弹买入,要做也只能以较少的资金搏反弹,以利积累经验。因为有时股票价格下跌并不产生明显的反弹,由于反弹的空间与买入点位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实际获得的可操作利润空间并不大,所以在此点介入股票要特别小心。
综合以上四个买点,从安全性,可辨别,可靠性,资金的投入量等方面综合评价上来分析,我们得出最优的买入点是B 点,按优排序的结果是B
> A > D >
F 。
下面我们分析四个卖出点:C 点、E 点、G 点、H 点。C 点是股票在大幅飚升过程中的卖出点,此点不易把握,由于往往是股票价格快速行进过程中形成的卖点,容易出现卖出股票后,股价继续上涨而错失后续行情的风险。但如果持有的股票买入点不错,也获得了大段升势而获利了结,即使错失一部分行情也是可圈可点的。对于此点的实际把握是经验越多则越好把握。
   
E 点是股票经过大幅上涨后,在高位盘整时,往往利好不断,似乎股票又要开展新的一轮升势,但此时却出现股票价格不涨反跌,并有效击破移动平均线的情况,此点发出卖出信号的可靠性较高,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不去理会基本面的情况(往往造成虚假误导)仅依靠技术分析坚决卖出股票,事后证明这样的卖出操作行为的正确率是较高的。但此点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易把握,由于股票价格往往下跌时的速度快于上涨时的速度,所以实际操作中要么一犹豫就会错过好几个价位,要么被庄家洗盘洗出局。因此在实践中该点的选择除了移动平均线来判断,还要应用图形的颈线和其他一些参考技术指标等综合来判断。
   
G 点是抢反弹行情的卖出点,或是被套牢的股票的斩仓止损卖出点,辨别此点需要有综合的分析,要考虑到成交量、大势、基本面等因素,它是比较好辨别的一个卖出点。
   
H 点不易明显识别。因为这段行情的特征往往与牛市的第一浪比较接近,辨认此点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移动平均线仍然处于下降状态,反弹的升势快速,在长期走势中看,筑底的时间很短,这样综合考虑便可以识别出此卖出点,实践中此卖出点的价位区域较宽,投资者往往不能寻找到最佳的卖出价位与时机。
    综合以上四个卖出点,从可辫别,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上来分析,我们得出最优的卖出点是E 点,按优排序的结果是E
> C > G >
H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