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段,走势类型和走势分解
(2018-03-08 11:45:58)
缠在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确定了中枢的结构---三个连续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本级别中枢。这里,没线段啥事。最关键的,是次级别走势类型--连续--三个。什么是次级别走势类型?不过是次级别盘整或趋势。
在62课,禅师引入了分型,笔,线段。并在83课讲了线段作为最小中枢的心理意义。
我的理解,线段有两个好处:1,磨平了笔的偶发性,换句话说是排除了与主流不相干的扰动因素;2,线段的结构更稳健,提高了判断的保险系数。从而使缠论的几何结构更牢固。
但是,线段不能无限线段下去,因为你的扰动已经在你的次级别去掉了,下面的自同构,就应该根据走势类型来了,也就是说,线段只是在你操作级别的次级别起作用,后面就没线段什么事了。只要扰动因素不多,次级别用笔也无所谓。所以,在日级别甚至30f级别上很多人用笔来构建该级别的最小中枢---足够长的时间使扰动变得不突出了。
所以,只要在你分析级别的基础上,把他的次级别搞成线段就0k了。比如直接画5f线段,不管1f,然后做30f或日线的笔。
线段的划分是无穷无尽的。但总有最后一个级别你是用笔的。因此,最终研究的是笔的走势类型,其实这里画错一点也没太大关系,因为本身就是排除扰动,你排除了60%,及格,排除了80%,优秀;排除了100%,你是校长了。禅师不是说,其实你拿笔来搞最小中枢然后进行递归也不是个问题吗?只不过这样的系统基础稳定性差些。
笔有分型,有包含,有新笔,有旧笔。
首先,分型是毫无疑问的,那是笔的两头。其次,包含,意味着方向选择,向哪方面力度更大些。其实这包含里应该有量的概念。一个成交一千手上升1毛钱与一个成交10手上升2毛钱,在同一走势中,那个力度大?应该用那根k线最能表达走势的意义?其三,顶分与低分的关系。在画笔的时候,很多争论,比如顶分的顶与低分的底不能相交。比如底分的右侧高于顶分的顶。其实也用不着争论,只要看那走势的力度。如果那向下的底分都没走出顶分的区间,那向下的走势还有啥意义那--扰动而已。至于那顶和底相交与不相交的问题。其实都对。你按相交的来,说明你谨慎,按不相交的来说明你激进一点。就如新笔和旧笔,新笔就激进些,旧笔就保守些。但只要你用同一的一个原则去搞,都没问题---关键是你的政策选择。
笔怎样构造线段?还是用走势,用力度,当然是根据禅师的定义。其实这里想说的是根据走势和力度来理解禅师线段划分的标准。有个叫老头的学长对此理解的较深。切忌死抠定义。一个跳空缺口是不是线段?力度不大就不是,力度大就是。啥时候力度大?转折时就大。底部和顶部时就大。在用笔搞线段时,除了包含关系外,完全可以用走势类型来解释和处理。
线段搞完了,就是那些中枢,中枢扩展或延伸,三买卖点,趋势或盘整,一买一卖二买二卖的问题了。由这些构造了本级别走势类型并自组成更高级别的走势类型,这时,才会体会到花的绽放。
关于走势分解,其实禅师也讲得很明白,咋结合都可以--只要符合结合律,只要那括弧能扩出来。分解的原则是使走势更简单,更好看。分解要随时根据走势的变化而变化,为啥禅师没画我们那些笔线段的线,那中枢的框?一方面当然是他不用画就了然于胸,但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你画框了,很可能就框死了,就不会根据走势的发展而灵活分解了。只有不画,才可能在一张图上迅速看出几种变化。当然--这是需要功力的--我在很长时间都未必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应该是追求的目标。我看到有位学长要分析1000只股票,好佩服他呀。票画千遍,其理自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