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何是岁首?立春为何要拜太岁?

标签:
太岁立春拜太岁 |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谈到过新年,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先是冬至一元复始,再是1月1日元旦新年,再来到了立春,最后是春节,前后新年新春短信互发了2个月,想当年电信联通业务量就是这样飞上了天。
其实在古代正月初一才是元旦,24节气的立春才叫春节。
直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皇帝年号纪年法被废除,孙中山宣布使用公历,把1月1日定为新年(后改为元旦),袁世凯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一直沿用至今。企事业工商业活动基本上都以公历元旦为起始,公历作为世界主流的历法无可厚非,但在我们华夏民间习俗和农业遵行的依然是农历和节气纪年。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年和一岁。
从1月1日到下一个1月1日,地球围着太阳转1圈12个月365天,谓之“一年”。
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经历24个节气,以人息息相关的周期称为“一岁”。
古人夜观天象以北斗星斗柄指向东方寅位为立春,立春被称为岁首,意味气温回暖,万物起始。对应到人体的十二经络,也是在每天寅时(3-5点)以手太阴肺经为起始,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朱熹说过:“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这就是我们古人的天人相应,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
立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说到立春岁首拜太岁,这事也就顺理成章了。《三皇本纪》:“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天皇氏创制岁星纪,“岁”又名为“摄提”、“太岁”,用以纪元。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
道教将古人的天地崇拜拟人化为六十太岁神,而这六十位入选仙班的神仙,都是凡人得道成仙,据考证,在当时都是受百姓爱戴敬仰的英雄人物,因此六十太岁神又有太岁星君、太岁大将军的称号。
要放在现代社会,那都是够资格颁发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这样的大英雄理应受到人民的崇拜,他们的事迹也值得流芳百世。
搜索下“疫情逆行”关键词,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叫做英雄。试想如果在自己运势受阻、受冲克的年份,你心里想着崇拜的英雄,兜里揣着英雄加持的信物,想着能得到英雄的庇护和加持,你面对困难险阻时,定是有如神助,泰然面对,自然也就会逢凶化吉。
所以说,拜太岁,其实就是偶像崇拜,借此宗教化、神圣化的仪式,让信众的身心灵得到认同,将信念强化为行为准则,将英雄气概、气场、能量赋予到自身,来寻求与天地宇宙间同频共振。
在此我们奉上辛丑年当值太岁“杨信”星君的英雄事迹简介:杨信,汉时生于陕地(今陕西省一带)。生卒不详。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公元前111年),杨信一代文臣,出使匈奴。刚强正直,不屈不挠,留下美名。约定俗成,把太岁神称为“大将军”,所以,辛丑太岁就是“杨信大将军”。在立春来临之际,恭敬的拜太岁,恭拜“杨信大将军”,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迷信”,其实不然,虽然拜得是一个形象,但实际上是对天地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只有尊重天地自然,才能顺应发展规律,才能得到天地自然的“反哺”。
要达到天人相应的效果,具体的道教科仪是很严谨和虔诚,绝非网上请个太岁符、太岁佛,找个路口画个圈点根烟烧点纸钱的儿戏。
花钱就能解决的事情,那叫消费,不叫信仰,必须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此文与大家分享的是格物致知的皮毛,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要迷信、偏信,格物致知后你就更加明白为何要正心诚意的参拜太岁。
辛丑年需要拜太岁的地支(生肖)分别是:
值太岁:丑牛
冲太岁:未羊
害太岁:午马
刑太岁:戌狗
破太岁:辰龙
太岁有多可怕,大家可以参考下《说说太岁有多可怕》,如何如法的拜太岁,去道观请教道长,别傻傻的跑去寺院问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