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完形填空分析与解题方法

(2017-09-03 11:33:16)
标签:

英语

教学

分类: 教学论坛

高考完形填空分析与解题方法

王美玲

一、       考纲要求与说明

完形填空题型考查考生语篇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这种题型既可以测试词汇、句法等语言方面的知识,又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联想、判断、推理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完型填空 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词语辨析能力  2、语法结构分析能力3、语篇理解能力 4、逻辑推理能力 5、文化背景透析能力 6、作者意图剖析能力 7、生活常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完形填空的命题原理

一篇文章有其主题思想,篇章结构,行文逻辑关系及语言特色,即使挖去一些词语,仍可通过对剩余部分的内容所作的分析与判断,准确推知空去的词语。

、命题特点

(一)题材体现真实性和教育性。

高考完形填空的题材体现了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特定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标语使用语境中任务特征的一致性程度,即考生在考试中涉及的任务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较为熟悉甚至有亲身经历的话题。这样,大多数考生读起文章来具有真实感,容易进入状态,也容易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如2014年完形填空文章(议论文)通过一系列实例论证无论是对于儿童还是退休老人,各种形式的活动一旦成为常规的时候,往往就会使人产生厌倦而中途放弃。这一现象,考生基本都亲身经历过。2013年的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话题更是平时生活中大家听过、看过、做过的事情。而2012年的完形填空文章(说明文)说明了身势语比言辞更有效,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这一点,考生也是耳熟能详的,在高中人教版Book4,Unit4中甚至有一模一样的话题。

高考完形填空的题材体现了教育性。所谓的“教育性”是指把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目的与思想、情感启迪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达到了检测的目的,又发人深省。例如2016年完形填空文章说的是一名货运司机Larry在送货返回的路上,看到一辆翻到路上且起火的车时,勇敢果断,热情施救,挽救了被困司机的生命。这篇文章针对当前社会人情冷漠的现象,号召大家要乐于助人,用爱的光芒温暖社会。同样的,2015年的完形填空讲述作者和孩子们帮助一个失去工作的陌生男子的故事,他们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甜蜜感(sweet taste),命题者的意图在于诠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而2013年完形填空是记叙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一次团体活动(group activity),旨在让健康人理解和关爱身边的残疾人。由此可见,全国卷完形填空文章在选材上把传播正能量作为主导方向。

(二)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文章长度一般250词左右,空距15词左右;选项为单个词汇为主,词汇考查以信息词汇为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尤其以动词和名词为主;文章第一句往往不挖空,保留提示句。

英语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虚词包括冠词、连词、介词(高考完形填空基本不涉及数词和冠词的考查,故不对这两类词进行分析。)从下表数据来看,这5年的完形填空对实词考查的比重都很大。试题考点多设实词是因为实词可以在意义上进行更多的考查,检测考生对篇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考试的效度。另外,依据上表可知,对于虚词的考查除了2014年一题介词,一题连词和2016年的三题连词外,其余年份均全部考查实词,尤其偏爱考名词和动词。完形填空适当涉及虚词既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可通过虚词调节考题难度,增加完形填空的区分度。

2012--2016年全国卷完形填空考点分布

 

试卷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代词

数词

12

5

8

5

2

0

0

0

0

13

7

7

4

2

0

0

0

0

14

7

4

5

2

1

1

0

0

15

4

9

4

3

0

0

0

0

16

10

4

1

1

0

3

1

0

 

四、完形填空应试技巧

1、利用原词复现,同、近义词,反义词信息解题

Every day, he sits facing the sea and waits for the waves to bring bottles to the    42 (shore)  , some of which have    43    in them. It’s his job to    44(deliver)    the messages to the townspeople in the little    45 (community)   nearby.(咸阳三模完形)

43.A.letters          B.cards                  C.invitations          D.messages

messages 原词复现,所以43题答案为D

It’s an invitation to a party. He goes from house to house, asking everyone if they are the person who might be    49    to a party. (咸阳三模完形)

49.A.sent              B.took                    C.accompanied     D.invited

前句It’s an invitation to a party. 所以根据前后句意思判断,答案为D

2、利用固定搭配解题

I admired the fact that he would talk to students outside the classroom or talk with them   44  the telephone.

44. A. in        B. by        C. from        D. on

on the phone为固定搭配, 所以答案为D

3、利用上下文语境解题

(全国I)   44  appeared. He paused for just a second, walked into the water to  45 (set) the table and take their 46 (order), and then walked back to the loud cheers of the rest of his  48 (customers).

44. A. The manager       B. A friend        C. A waiter       D. The servant

根据上下文语境,答案为C

4、利用对比、排比和平行结构解题

The   48  (correct) water supply forecast is based more on the water from the   49  than from the below.

49.A. clouds   B. sky   C. air   D. above

通过对比对象the below可知,答案为D

5.从词语辨析的角度来解题

When, two weeks later, I    this same boy, I was more aware of my position in Nigerian society. I should  9(enjoy)  this country as the son of a minister.

A.  ran after             B. ran into         C. ran over                D. ran to

通过run短语的意思区别可知,答案为B

6、利用语法分析解题

To explain the situation, he   53 (turns up)   to the party himself,    54   , to his surprise and joy, he finds the whole of the community get together. (咸阳三模完形)

54.A.what            B.where                 C.when                  D.which

根据分析,此句为一个带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定语从句缺地点状语,所以答案为D

7.运用排除法来解题

 He was chatting online and,  27 (at the same time)  , he was playing a computer game ---a war game! I was       28                              

 A.surprised          B.delighted           C.moved         D.frightened

 答案为A,当然还是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进行排除。

五、完形填空做题注意事项

审题和解题时应遵循三个原则:整体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先易后难原则。

高考完形填空题的每一空都是建立在通篇思考、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的,切忌孤立审题,不顾上下文。要有整体意识,要根据文章发展的趋向和作者的思路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选择。同时,要留意过渡性连词在篇章中的纽带作用,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再者,解题时一定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利用已选正确答案帮助推导未知而较难的答案。

 

1、跳过空格,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第一遍读文章时不要做题,而是跳过空格,通读试题所给的要填空的短文,获得整体印象, 做到弄清文脉、抓住主旨,较好地把握短文大意。平时自己做题时,如果读一遍读不懂,那就读两遍,读两遍还是读不懂,那就再读一遍。一定要记住“读不懂文章不要做题”。另外,读第一遍时要注意先读懂文章的首句和末句,因为这两句往往是没有被挖空的句子。它们往往是全文的关键句,是文章的“窗口”和“指南”,可作为解题的突破口。通过读文章的首句一般可判断文章的体裁、人物、时间、事件和事态等。文章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往往是故事发展的结果,所陈述的事件的结论、启示性的提示,或是对全篇文章的概括。

2、结合选项,综合考虑,初选答案。

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所给备选项再次细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内容。注意从上、下文的语法结构和词语搭配及从选择项中寻找解题的提示。以词、句的意义为先,再从分析句子结构人手,根据短文意思、语法规则、词语固定搭配等进行综合考虑,对备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排除干扰项,初步选定答案。有把握的先做,没有把握的“跳过”。

3、先易后难,瞻前顾后,各个击破。

对比较明显、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先做,一下子不能确定答案的,先跳过这一空格,继续往下做,最后回过头来再集中精力解决难点。这时可结合已确定答案的选项再读一遍短文,随着对短文理解的深入,自然就会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选择的正确率。

 

加强语感训练,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在完形填空中,训练自己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平时也要注重朗读,增强语感更为重要。众所周知,语感非一蹴而就,也非可望不可及,它需要大量阅读,科学训练和实践感悟。大量阅读需要阅读各种各样的题材,比如:学习生活类、文化体育类、科学技术类等等;还要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因此,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语感的强化是语言学习和训练自己应对完形填空的三大法宝。

 

加强对文章上下文语境及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重视文章的脉络;注重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己对文章深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

 

加强自己对词义的辨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近义词之辨析。

 

加强自己应试心理的培养,重视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俗语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要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戒骄戒躁的品格。考试时要沉着镇定,紧而有序;面对难题,要迎难而上;遇到易题,别得意忘形。再者,不要怕出错,千万别让错误挫伤自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越挫越勇。总之,要优化应试心理素质,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考试,别患得患失。

 

做题三忌:

急于求成,未通读全文便忙于答题,不了解文意,无整体概念边读边填,两眼忙于空白与选项之间,欲速则不达。

只抠字眼,语法,不顾文意,抓不住关键。

断章取义,就题论题,不管前后联系,互不照应,前后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