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寓言故事。
当学生时,只晓得长嘴鸟想吃蚌肉,却被夹住嘴巴。鹬蚌互不相让,被渔翁一并获得。始终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今天画此画儿,上网一查,才晓得。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一次赵国准备出兵攻打燕国。燕国为了避免战争,就委派了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代来到了赵国去劝阻赵王。
到了赵国都城邯郸,苏代请求拜见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早就得到信报,知道苏代是燕国派来的说客,但是还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道:“哎哟,大家苏代,是什么风把你从燕国吹到我们赵国来了?”
苏代拜了一拜,说:“君上,让臣下先给您讲个故事,您就知道我来的意图了。”
赵惠文王笑了笑,挥挥手,让苏代继续讲下去。
“君上,我这次来的时候路过易水河畔,看到一只河蚌正在水边晒太阳。这时一只鹬鸟忽然飞来,想要吃河蚌的肉。河蚌赶紧把壳闭上,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想让河蚌松开,就说:‘这几天都不会下雨,你会被干死的!’河蚌也不甘示弱,说:‘我一直不松开,你一定会饿死!’就这样,它们俩谁也不肯先放弃,一直僵持着。这时,一个渔夫忽然走过来,把它们俩全都抓走了。”
讲完故事,苏代才开始劝说赵惠文王:“这就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啊!现在赵国和燕国要是开战,不就和故事中的鹬鸟和河蚌一样吗?而秦国就是那渔夫,赵国和燕国再斗下去,最后获利的就只能是秦国了。所以大王一定要三思啊!”
赵惠文王听了苏代的话,终于放弃了出兵攻打燕国的念头。